永乐二年,正月十八。乾清宫早朝。
永乐帝兴致勃勃的对群臣说:“今日朕得了一件至宝!来啊,抬上来!”
几名大汉将军把天外
。陨铁抬进了大殿内。永乐帝笑道:“诸位臣工,都围过去看看这件至宝。”
一众文武官员领命。
常歌从来不信这种所谓的“祥瑞”。他一直认为,所谓的“祥瑞”只是装神弄鬼罢了。
永乐帝道:“这是上天给朕的启示啊!说明迁都势在必行!”
对于迁都一事,朝廷之中分为两派。
支持的一派力量人数很少,其中包括少师姚广孝、礼部尚书李至刚、礼部的一些官员。
反对派的力量很庞大。包含了大部分的靖难派将领和降臣派的大臣。
永乐帝又开始忙不迭的推销他的迁都大政:“迁都有着诸般好处啊。把都城迁到顺天府,离长城较近。可以快速而有效的调动军队,抵御蒙人的南下入寇。朕有生之年,是一定要为子孙后代彻底解决北元的威胁的。若京城在顺天府,可以成为北伐的前进基地。”
永乐帝顿了顿,又道:“如今天外陨铁给朕带来了‘定都此,保万年’的启示。朕更坚定了迁都的决心。”
哪曾想,永乐帝此话一出,招致了无数反对的声音。
邱福出班道:“皇上,若迁都顺天府,会破坏太祖爷对北方九边的防御配置。皇帝长居顺天府,周围的卫所都要内迁,朝顺天府靠拢,拱卫京畿。大明会失去纵深!失去跟蒙人回旋的余地!”
解缙破天荒的站到了邱府一边:“皇上,臣是内阁首辅,不懂军事,只算财政账。如今天下刚刚安定,国库刚刚缓了一口气。若迁都,立马会让财政状况急转直下。迁都,总要在顺天府修建一座皇宫吧?那就要大兴土木。皇宫是一个王朝的脸面。当初太祖爷修建应天皇宫时,争发了民夫十万,耗了吴王府银库接近一多半的银子。”
杨荣附和:“不仅是修皇宫,京城官员及家眷、宫中太监宫女等等,恐怕要有二十万人跟着去顺天府。进了顺天府,总要安置这些人,又是一笔不菲的开
。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