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曾想,黄子澄却出班道
。:“皇上,议和可行。却不一定是假。若朱棣悬崖勒马,肯停止进兵,朝廷可以与他进行议和谈判。”
建文帝道:“你的意思是真议和?若能结束这场战事,让百姓免遭苦难。真议和是可以的。”
都到这个时候了,黄子澄还不忘拍建文帝的马屁:“皇上果然是千古仁君,气量不凡。为了天下百姓,肯饶恕反贼朱棣。这是多么大的心胸。臣佩服。”
建文帝问:“既然是议和,总要有个底线。你认为朝廷的底线在哪里?”
黄子澄侃侃而谈:“若朱棣北归,朝廷可恢复他燕王爵位。将河北、辽东、山东划为他的藩地。他替朝廷戍守北边,朝廷自然是该给他拨发军饷的。每年可拨给白银八十万两。”
方孝孺立即反对:“黄学士,你竟要将这三个地方拱手送给朱棣?还有,什么拨给军饷,不就是年年纳贡岁岁称臣么?”
黄子澄反问方孝孺:“如果应天丢了,河北、辽东、山东还保得住么?大明的国库还保得住么?”
方孝孺语塞。
黄子澄又道:“既然保不住,不如索性送给朱棣。另外,军饷就是军饷,跟什么年年纳贡无关!朱棣在名义上还是大明的藩王、皇上的臣子。岁岁称臣更是无稽之谈。”
黄子澄提出这个建议,其实是为了保自己和全家老小的命!他知道,燕军若进了应天,他定被诛族!为了保命,他只能提出议和的建议。
方孝孺争辩:“如果议和,对得起平叛之战中战死的百万将士嘛?对得起太祖爷嘛?”
黄子澄道:“那应天让朱棣攻破,就对得起将士英灵和太祖爷了嘛?”
用后世的话说,黄子澄就是一个杠精,抬杠世界冠军。要论打嘴仗,方孝孺远不是他的对手。
建文帝终于表态:“朕看,黄子澄所言极是。只要朱棣退兵,北方三地可以给他。军饷也可以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