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新柔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常歌:“伯爷,您为何放走纪纲?当初在北方,您为了除掉纪纲废了多少心思?我为了行刺他,差点死在北平。梁大娘也是因为他丢了命。”
常歌叹了声:“孩子,此一时彼一时啊!你不懂。罢了,今夜见到纪纲的事,你不要跟任何人提起。”
说完常歌回了卧房。他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宋盼儿问:“早跟你说了,纳了新柔当小妾,睡不着的时候可以耗费一番精力,事毕保准一觉睡到天亮。说不准四叔保佑,还能中个头彩,让新柔怀了身子,为咱常家再添香火。”
常歌一屁股坐了起来:“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说这些不咸不淡的话!”
宋盼儿道:“你这是怎么了?”
常歌压低声音:“纪纲今夜来后花园找了我!”
常歌将纪纲所言,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宋盼儿。
宋盼儿听后,问常歌:“你打算怎么办?”
常歌道:“我要是知道怎么办,就不至于夜不能寐了!”
宋盼儿给丈夫的后背上垫了个枕头:“你错过了除掉纪纲的好机会。”
常歌道:“唉,形势已经至此。就算杀掉纪纲,也于大局无补。再说了,他在山东放了我一马。我回了应天就干掉他?太不仁义。”
宋盼儿道:“现在你要做的是选边站。选燕王还是选皇上,你要赶紧拿个主意。我是京城贵妇圈的头子,最近在贵妇圈里听到了不少消息。朝廷里不少高官,都对时局失去了信心。在左右摇摆不定。”
常歌道:“还摇摆不定呢!很多人其实已经暗中投靠了朱棣!”
宋盼儿是个识大体的女人。她冷静分析道:“当下情势如一团乱麻。你首先要理出一个线头,找出事情的关口来。”
常歌道:“事情的关口自然是赶紧结束这场叔侄争皇位的烂仗,让百姓有好日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