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纲苦笑一声:“你小子净放没味儿的屁!德州城门盘查那么严,咱们带进来几柄刀,几支匕首,几瓶毒药都废了牛劲。火炮?做梦去吧。这样吧,你们在知府衙门外盯紧了。若有将领外出,你们寻机下手。好了,我还要见个人,你们先走。”
一众暗卫走后,一个身穿南军百户服色的人走了进来。此人名叫汪德,二十来岁。他的亲爹汪有信官至明军千户。郑村坝一战后被俘,加入了燕军。
汪德见到纪纲,拱手道:“你是我爹派来给我送信的?”
纪纲微微点头,将一封信交给了汪德。
这封信的内容,是汪有信规劝儿子归顺燕军。
汪德看完信后大惊:“我爹不仅没死,还做了叛军的指挥佥事?”
纪纲纠正汪德:“不是叛军,而是靖难燕军!小兄弟,你若还为南军卖命,他日战场你们父子相逢,难道你想弑父嘛?”
汪德连忙摇头:“我爹生我养我,我怎么会做出那样大逆不道的事情来?我.......愿随我爹归顺燕军。你什么时候送我出城去北边?”
纪纲道:“你留在南军之中,能够为燕王殿下立更大的功!先不必北上。”
纪纲听取了道衍的建议。既然将领们不好策反,就从底层武官们下手!有时候小人物也能够改变战局。
纪纲做对了!这个名叫汪德的小小百户,三个月后会对一场大战的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且说德州知府衙门那边。
老将瞿能躺在一张床上。他的两个儿子瞿郁、瞿陶在床下打了地铺。
瞿能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大儿子瞿郁道:“爹,您老还在为张掖门之战的事儿惋惜?”
瞿能苦笑一声:“哪儿啊!早都过去的事儿了,纠结无用!”
二儿子瞿陶道:“那爹是因为李景隆留任的事儿生气?”
瞿能否认:“也不是。”
瞿郁问:“爹,那您老怎么在床上翻来覆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