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诸子百家凋零,尤其是儒家,那个时候鬼都不信儒家那一套。
及至隋唐,隋二世而亡,也真看不出是诸子百家中哪一脉的治世理念,但李唐王朝,可是奉老子李耳为祖先,满世界的修建道观,搞得老子想不当他们祖先都不行。
而唐初所施行的,可又是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于是才有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鼎盛繁华。
天命轮转,唐朝败亡之后的宋代,这的确是儒家最为显贵兴盛的时代了。
虽然开国之初依然有道门陈抟的手笔,但儒家在宋朝兴盛恢宏,却是不争之事实……宋朝被各方邻国蹂躏殴打的之惨,也是无需辩驳的事实。
治世之学的不同,使国家内里与外相都产生天翻地覆的差异,儒家思想比之道家思想,在先天上就缺乏一种刚性,因此拿来治世固守也许可以,但拿来逐鹿争锋,先天上就不行。
因此春秋战国时期无人问津,逐鹿天下的时候就更没有谁去碰触了。
盛世黄老乱世法,腐国灭邦是儒家。上述这句话偏颇了,但从历史发展之规律纵观来看,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论理依据的。
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惧因果,却不知业不可逃;唯我道家,独欲长生不死,变化飞升,不信天命,不惧业果,力抗自然,勇猛何如哉!
这句话客观阐述了道门理念,那些道观里金雕石刻的塑像,仅仅是供后人瞻仰的前辈先贤,你信奉道,可以祭祀他,但不可以信仰他,因为“信仰”本身就与“不信天命,不惧业果,力抗自然”这十二个字相违背。
仙道,面对不可得长生的万古长夜,苦苦追寻的是自身每一步之精进,针石经络、采药炼丹、凿壁吐纳、推衍天机,对于自身每一分潜能的开法,都是道门中人对于自身天道的追逐!
兴盛于宋元的道门内丹道就是这样来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顺生为人,逆天成仙,追求更加完善,更加强大的自身,这就是华夏仙道的本质,抵达终点,驻世长生,历劫数而不伤,自然就是仙人。
唐朝袁天罡,李淳风是先天易算之道。
宋朝纯阳吕祖,睡仙人陈抟,是内丹道成形的先行鼻祖。元朝丘处机,活了一百四十九年的张三丰,明朝刘伯温,铁冠道人。
华夏煌煌史册密布着道门先贤身影形像,而作为道门一支的纯阳一脉,传及到朱鹏这里,也是为这家国天下抛头颅,洒热血,偿还尘缘,甚至于多年前金陵一役中,朱鹏真的是奋勇搏杀,及至力竭,最后战死沙场。
也许比不上前辈先贤,动辄改易天下气数,更变一国之运势。
但朱鹏俯仰之间无愧于心,纯阳道心无碍,再怎么说也比左道“斩俗缘”的精进法门高明,奠定的修炼基础更加的雄浑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