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长姓付,副处长姓郑,做生意姓黄,都是比较尴尬的事情。
香江就有一位黄老板,开办了一家玩具厂生意还算不错,但却由于香江越来越贵的人工成本,导致市场逐渐萎缩利润不断下滑,苦于没有经验不愿转型其它行业。
最终将玩具厂卖给天庭,带着现金到内地,自认拥有充分的管理经验以及原料供应与销售渠道,凭借廉价的人工成本从头再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首先遇到的就是招工难,这个问题是黄老板根本没有预料到的。
因为根本数据显示,78年粤省人均gdp只有195元,普通工人平均薪资只有40元,开到50元的薪资招在当地已经属于高薪,又怎么会招不到工人?
而事实上就是招不到,因为不是“铁饭碗”,也没有各项社会福利待遇,没有所谓的“正式编制”。
没有编制并不要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将薪资开到60元终于有人愿意试工。
即使多付出些成本也没什么,用人成本对比香江也要便宜太多,但很快又有新的问题出现。
有上工喝酒的,有上工带孩子的,没有具体的“行政”处罚根本不惧怕,胆敢扣钱简直能闹到黄老板抓狂。
更有甚者,生产出的玩具数量总是对不上数,经过彻查后发现不少工人监守自盗,将生产出的玩具从工厂内偷出自行售卖。
被抓到现形,不仅没有半点自责,反而振振有词:生产这么多,拿几个怎么了?
这种现象当然不能容忍!!
外资与工人的矛盾爆发,结果却是将黄老板打成资本家,建厂是来吸血的。
一顶资本家的帽子扣下来,造成的伤害可是不小,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工人纷纷加入其中,不仅将黄老板人给打了,还将整个工厂生产出的玩具抢夺一空,就连原材料都没剩下。
遇到这种情况,当然选择报警。
可结果却让黄老板心寒到了极点,不仅工人视他为资本家,就连警方也是!!
立案调查只是走个过场,即使彻查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个工人参与争抢,让黄老板明白了一个道理“法不责众”。
这种现象绝不是个例,而是庞大的社会现象,整个社会面临转型所呈现出的矛盾。
于是,黄老板乖乖回了香江,卖厂的250万港币差不多也都亏完,满腔热血溅个冰凉已经没有心力再待在这里。
当然,黄老板也绝不是个例!!
投资所遇到的问题,差异化带来的矛盾,也远远不止这些。
但是,这些人可是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不料却铩羽而归赔得倾家荡产。
不是所有人都有霍鹰东那样滔天的人脉,一切的一切都必须为其让路。
绝大部分是如黄老板这般,只想安安稳稳求发展的普通老板没有任何背景和人脉,受到这种待遇也没有渠道上达天听。
试问,这样的环境,真的适合投资吗?
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了事,其中有着太多太多琐碎的事情。
尽管最高层已经下达指令,但下级执行却需要时间,民众也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