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脸便与马家穿了一条裤子,不仅暗中收购了东方日报,还搞出了免费派发报纸的模式,将整个香江报业搞得乌烟瘴气。
不过,天庭日报的免费派发模式,确实给予了星岛日报前所未有的重创,但也给予了星岛日报前所未有的机会。
收购或并购…
将一众报社吞并的机会,让星岛日报飞黄腾达的机会,就在眼前!!
胡仙儿从父辈就开始办报,自然明白其中利弊,免费派发报纸的模式,就是主动去除销售盈利,通过量的积累赚取广告的利润。
以前,香江四百多家报社,广告的利益被大大分散,即使一家谈不拢也可以找其它报社谈。
况且以星岛日报日销量最多仅有十六万份,根本卖不出好的价钱。
大型的广告都被电视台接收,因为电视台的受众面相对十六万份的报纸更广泛。
但是!!
一举击溃这么多家报社,星岛日报一旦接受免费派发模式,立即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报业龙头,派发数额的量就是她与广告商谈价的资本。
另外,港督与天庭日报已经沟通过,半个月内天庭日报并不会接受广告活动,不会主动接纳广告商的资金。
也就是说,不但给予了星岛日报吞并其它报社的机会,还给予了双方平等竞争的机会,但前提是星岛日报必须加入免费派发模式。
胡仙儿没理由错过这样的机会,从港府出来便马不停蹄的回到星岛报社。
正好一众报社老板都在,简直就是送上门等她宰杀,她又怎么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呢?
并购一些中等层次的报社,收购一部分高等层次的报社,再将最差的那些报社统统丢给天庭日报,说不定还可以借此机会一跃超过天庭日报,成为真正的报业大亨!!
这是,连她父辈都没有完成的壮举。
当然…
衡量一家报社的条件,现在也该变一变了。
不管这些报社再好,它们也比不上星岛日报的文章,更没有天庭日报的体量。
免费派发模式的创新,看中的是广告承接业务的能力,一切以利润为前提才可以发展壮大起来。
就在一众报社老板,找寻明报与信报无果后,想要联合星岛日报共同对抗天庭日报。
却不曾想胡仙儿竟然借此机会痛打落水狗,让他们彻底明白什么叫商场如战场。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利益足够打动胡仙儿之后,星岛日报也摆明了自己的态度,同样加入免费派发模式。
给予他们的只有四个选择:
并购到星岛日报!
被星岛日报收购!
加入免费派发模式等死!
坚守现在的售卖模式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