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考虑到香江十八周岁才可以考驾照,还是认为配个司机比较好。
灯光如昼,照映着对面办公室,陈炼那张渴求的黑脸。楚净不禁叹息一声从办公室走向另一间办公室…
…………
此刻,东方报社。
就在天庭日报连夜统计数据时,早有人帮他们计算好了,日销量五十八万份!!
“啪!”
报告被重重的摔到桌上,马呈坤愤怒地吼道:“一天销量五十八万份报纸,你们有谁知道这个天庭日报是哪儿冒出来的?”
要知道,香江前三的报纸,加在一起日销量也才不过四十六万份,连带着第四第五的日销量一起来才算跟天庭日报打平局。
跟特么讲故事一样…
就算当初金老爷子还没封笔的时候,明报的日销量也没达到这样恐怖的数字。
东方报社一众管理不敢言语,生怕这个时候触了霉头,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个日销量是完全有可能的。
金老爷子没封笔的时候,香江的报业还没有这样繁荣,此时的市场也已经被金老爷子教育的明明白白。
五十八万份报纸,不能说是每八个人里就有一个人买了天庭日报,而是少部分人买了很多份囤积了起来。
若不是天庭日报的产能不够,五十八万的日销量绝对不是终点。
与东方日报不同,天庭日报虽然也具有时效性但占比不重,甚至都不能称为是新闻类报纸。
所以,囤积天庭日报是大有可为的。
即使将报纸剪辑下来,收集成册卖去东南亚,那里的华人都会愿意为此买单。
只要天庭日报的人不傻,在三部小说报纸连载完本前,是不会将其出版成册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囤积天庭日报的原因,因为金老爷子连载小说时,他们就是这么干的。
而历史证明这笔买卖稳赚不亏,能不为此疯抢吗?
相信还有不少份额,是在报亭老板们的手上,就等着天庭日报的小说口碑发酵,再把囤积好的先回章节高价卖出。
“怎么都不说话了?,一群废物!给我查!把他给我找出来!!”马呈坤仍在不停叫骂着。
当然这些事情,他们并不敢跟老板去说,甚至在马呈坤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
因为他们都知道,马呈坤的父亲是凭借什么起家的,东方日报壮大到如今的程度,中途用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手段。
其实他们想说,天庭日报对东方日报并没有威胁。
天庭日报,只是空有报纸的名头。
实时新闻的板块太过于薄弱,金融等其它领域板块更是弱小不堪,与其说是新闻类报纸,不如说是连载小说。
但是!!
正因为熟悉马呈坤,他们才不敢把真话讲出来。
自麦理浩总督上任,香江的社团势力被打压的太过严重,以至于不少社团都有些神经质的风声鹤唳。
掌握传媒咽喉的东方日报,就是让港督忌惮马家的保护伞,事实证明确实有效,马家因此而受到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