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返回香江后,在别墅简单的洗漱休息一番之后,随后向着太平山戴麟趾总督的府邸走去。
何宇这几年在香江生活,还是很佩服戴麟趾这位总督,做出的贡献也的确很大,也是一位杰出的总督。
戴麟趾在1964年4月15日正式接替柏立基总督,就任第24任香江总督兼驻港三军总司令,7年半的总督生涯任期也即将结束,戴麟趾也要返回英国工作生活。
在整个六十年代本地一直都受到供水不足所困扰,在1963年的时候更是遇上一次大旱,在1967年夏天再次发生旱灾,当时用水紧张到实行“四天供水四小时”的政策。
戴麟趾上任后不久,港英当局便正式与内地达成协议,内地的供港水量将由1960年的每年50亿加仑,增加到每年不少于150亿加仑。
在1967年,港府兴建船湾淡水湖,次年香江的水荒才得以暂时舒缓;在1970年,戴麟趾不但加高船湾淡水湖的堤坝高度,而且扩建沙田滤水厂,沙田滤水厂的滤水量由每日的8000万加仑增至1.75亿加仑,基本保障了香江的用水情况。
1966年年初香江人口为359万,现在香江的人口达到了410万多,超过40多万人涌入香江。
在人口急速增长的情况下,虽然为香江带来了充足的劳动人口,但是也带来巨大的住房压力。
在戴麟趾任职港督7年半的时间里,港府大力兴建廉租屋,也兴建了12个廉租屋村,总计有101座廉租屋,也是大大缓解了本地的住房压力。
戴麟趾在任期间也是大力发展交通网络,1966年开通的龙翔道和呈祥道,1967年开通的狮子山隧道,又在1969年动工兴建港岛到九龙的首条海底隧道。
当年在教育上面功绩也不小,今年推行六年强迫小学义务教育,更是立法对不送子女上学的家长予以惩罚等等。
当然在任期间也有很多的瑕疵,公职人员贪污的情况很是严重,而公职人员大肆收受贿赂,也是蔚然成风。
救护员送病人入院前索要“茶水钱”,消防员救火前又要收取“开喉费”,公营医院内的服务员也要向病人要求“打赏钱”。
至于皇家警队内的贪污问题更是不用提,商户开店也要向片区的工作人员上交茶水费,吕乐总探长那几亿港币更是离谱。
社团的问题那就更不用说,那些社团最少也都有20年的历史,三合会的社团成员加起来也有几十万人,也是相互勾结才发展壮大的。
“何宇爵士,欢迎光临。”
戴麟趾看着何宇很是感慨,没想到回英国之前何宇竟然赶了回来,马上要卸任离开香江,能来给自己送行也是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