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女知青则是打抱不平:“重点是人家王昌平慧眼识珠,你们一个个的只知道捣蛋,欺负人家柳玉,现在肠子可悔青了吧!况且你们谁比得上王知青,人家干活可又踏实又本分!”
男知青不讲话了:“我……”
喝了姜汤,王昌平呼出一口热气,满心都愉悦了。
而李清华就没这么痛快了。
先前大队长泼凉水的时候,首当其冲,他是头一个,半边身子都被迫的湿漉漉的,原本
那就是河里现捞上来的冰碴子水,冷风再一吹。李清华冷的脸都紫了。
眼下裹在一张大厚被子里,眼巴巴的等白雪玲把姜汤端来——“我说玲,你把姜汤烧好了吗!”
白雪玲一向是只有美貌,不通家务,把炉灶上弄了个乌烟瘴气,勉强把火生着,用老姜和辣子,糊里糊涂的烧出一碗姜汤。
“来了来了!”
她一路端着碗飞奔过来。
李清华赶紧接过,喝了一口,随即就被呛得咳嗽起来,诧异地表示:“这是姜汤啊?”
白雪玲一点头:“是啊!”
李清华不说话了,也不喝姜汤了,这姜汤又咸又辣,差点没把他送走。
白雪玲看他不喝姜汤了,就以为他暖和了,凑着脸过来,神秘兮兮的道:“咱们知青点不是就只有六个名额吗,这名额大部分都定了,定谁呢,我可算打听到了!”
如此一说,李清华顿时来了兴趣:“快说说给谁呀!”
白雪玲把身子背过去了:“李大哥,你也不说谢谢我,人家可是好不容易才打听来的呢!”
场部里管人事的会计是个癞疤脑袋,一直色眯眯的对白雪玲有点意思。
为了打听出来名额,白雪玲只好硬着头皮
找了他,不去不成,李清华要是一辈子回不了城,缩在这乡下,白雪玲也得跟着在宝河村吃苦受罪。
不过,白雪莲没有白巴结癞疤脑袋,她真把消息弄到手了。
李清华赶紧软着嗓音去哄白雪玲:“哎呀,你就快说吧!我要是回了城,还能不带上你啊!要是回不去,你也得在宝河村刨食一辈子。”
看他好言好语的求自己,白雪玲这才松了口,开始和李清华说她打听到的东西:“高红,她爸死得早,家里就有一个妈当家,弟弟妹妹又小,名额有她的一份。”
李清华点点头,高红虽然不爱在大家面前表露家里的情况,可隐隐约约的也听说她家是单亲,那么肯定会放她回去。
白雪玲掰着手指头又道:“那两个高干子弟,就徐华和张平平,他们俩早占了两个名额。”
李清华没说话,这两位都是高干子弟出身,他一个过得紧紧巴巴的工人家庭,明摆着抢不过他们俩。
一下子名额就没了三个,还有两个是要留给家里面长辈退下来,要回工厂去接班的职工子弟,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名额。
白雪玲眨眨大眼睛:“你猜那最后一个回城名额,给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