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局面,迟早有一天是要分家的,所以钱是越多越好。
筒子楼的大妈那,因为柳玉的粮食质量好,又便宜还不要票,故而销路是一路高升,连带着附近几栋筒子楼的人,都经过热心大娘的手,来找柳玉买粮食。
柳玉攒在空间里的几千斤粗粮,还有五百斤细粮,一下子就空了,钱自然没少挣。
卖完了主要粮食,柳
玉开始拿出自己的山楂饼向人推荐。黑市里面习惯一物换一物。
柳玉一个倒腾粮食的,如今拿出了山楂饼。一个来换粮食的老大姐,身边还牵了两个孩子,小孩子一看见糕点,眼睛就忍不住滴溜溜的围着糕点转。
柳玉拿了一块山楂饼递给年纪最小的女孩子:“吃吧!”
这年头,即便是城里的小孩子,想吃糕点也不容易。副食品卖的贵,还不顶饱,只能解馋,家里轻易不给买。
那小女孩子白得块山楂饼,还舍不得吃,耗子似的啃一口,立刻欣喜起来,扭头对她妈做宣传:“妈,这是啥?又香又甜的!可好吃了!”
柳玉赶紧把话接过去:“这是我家的山楂饼,山楂和砂糖做的馅,外皮是白面的。我这还有米糕,白米浆子蒸的!又甜又凉,好吃不上火!”
边上的男孩子眼看着妹妹吃上了,自己嘴里空空如也,立刻叫起来:“妈,你给我买点我也要吃!”
那老大姐不好意思,但也没急着要买,张嘴先问问价:“山楂饼怎么卖?”
柳玉笑呵呵的回答:“我这些糕点可都是细粮,但也不贵,看你用什么东西跟我换吧。”
白面做的东西,又加了糖,和同等的细粮价格差不多,但是
胜在不要粮票!眼下就算到外面喝碗稀饭都要粮票,糕点不要粮票,那简直方便太多。
老大姐两眼闪光,发了话:“我这里有自行车票?”
柳玉皱着眉头:“自行车票?那是干什么的!”
老大姐没见过有人可以天真无知到这个地步,这个年代什么东西都要票,自行车也是。
单单拿着钱去车行还买不着自行车,唯有这自行车票才能换到,这种高级的票,可是一些职工干部家庭才能发到。
然而,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价格要两三百块,许多人家都是有了没钱买。
柳玉这下明白过来,这票能换自行车!
这年头结婚三大件,自行车,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就占首位。因为一辆自行车就等于一张代步车,自行车多稀奇呀,在宝河村就没几张!
这玩意绝对值钱,换了不亏。
“你手上有多少张票?”
老大姐顿了顿:“总共有三张。”
“全部给我!我糕点也全部给你!”
柳玉二话不说,赶紧拿干荷叶给人包糕点,一股脑的将山楂饼全部换了出去。
握着三张自行车票,目前为止,撇去那些不能立即变现的古董金玉。
柳玉共有五百五十三块八毛的现钞,离千元户还有一半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