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部队安全地从容不迫地撤退到印度去。
同盟国之间这种不牢靠的战斗友谊,无疑将断送这场匆匆拼凑起来得的大会战。
相反,日军筹谋已久。
第十五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这个只爱宝刀不爱美人的将军,早把目光放到了东线。
他从空中侦察得知,东线远征军第六军散布在五百公里长的防线上,到处都是空隙。
他可不想在曼德勒把华夏远征军打垮。
他要大范围大纵深从东线穿插,断绝远征军退路,一口把远征军这支华夏最精锐的部队吞下,再乘势打进华夏,打到重庆。
在双方统帅的斗智上,日本人更胜一筹。
当远征军各部向曼德勒陆续集中时,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已悄悄向东移动,目标正是远征军最薄弱的东线。
第五十五师团经乐可、雷列姆奔袭腊戍,切断远征军回国的退路,尔后向怒江推进。
战略不可谓不明确。
手下的参谋为何举这么个例子?
在曼德勒,六万对二十五万打赢了,可见他们第五十六师团的战斗力不差。
在金矿机场,师团前后投入作战力量近万人,步兵炮兵和空军都损失惨重,用来对付的不过是区区两千人。
单看对比的战报数据,负责指挥的军官何止是脑子进水。
都要怀疑是不是敌人派来的间谍,故意派手下送死。
只有更细致的了解战场细节才知道,两次面对的敌人,虽说都是华夏的远征军,但是两者的差异,比白人黑人的肤色差异都大。
完全不能视为同样的部队。
作战能力天差地别,失败不是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