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部队损失太大,后勤时时刻刻遭受威胁,不及时的撤回会有更大的风险。
为了贪图一时之快,把自身置身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简直是耗子给猫当伴娘,不要命了!
克制着内心的烦躁,谷寿夫冷声的说:“所谓的兵工厂不存在,我们作战的目标已经丧失,继续停留已经没有意义。
小小的八路独立团,让他多活几日又何妨?
堂堂第六师团,应该把目光放在更远大的目标。
等待部队补充休整后,我们还要卷土重来。下一次,目标应该是八路军总部。”
军官们被训得像孙子一样,品味着长官话语中的含义。
刨除吹牛的成分,谷寿夫的话是颇有道理的。
作为一个合格的高级指挥官,应该明白发动战争,必须是有意义有目标的。
目标是为了削弱敌人,再或者掠夺物资补充自己。
还有占领交通要道,保证军队的后勤补给。
进攻兵工厂是为了掠夺机器补充自身,还可以重重的削弱八路军的造血能力,未来的战争潜力。
消灭一个独立团很有意义吗?
不过是减少了八路军一个团级的作战单位,而这样的作战单位,八路军有上百个。
他们还可以随时组建更多。
计算付出与收获,就知道因为仇恨而继续纠缠,是极其愚蠢的做法。
谷寿夫说服了所有人,上层的意见达成了一致。
只是有得必有失,已经进入山谷里的日军,注定是瓮中之鳖了。
他们成为了这一决策付出的代价。
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望中,居然难得的出现了三四十个放下武器投降的士兵。
倒让李云龙新奇不已。
前两日,大股的日军顶着炮火硬冲锋,给后方指挥的李云龙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一浪又一浪的冲击,就好像潮水在冲击堤坝,完全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他跟鬼子打交道的时间不算短了,还没见过这么勐的。
现在居然出现投降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反差太大,简直像两个物种。
李云龙感叹说:“我还以为这些鬼子都是疯子,不要命,看来不全是啊!”
“那当然了,日本兵也是人,也是爹妈生养的。只是身处那个环境被洗脑了,其实许多日本兵并没有大家认知中的凶残。”
赵刚干政工曾去旅部师部学习,见过一些被俘的日本兵,经过教育改造洗心革面的。
一些日本兵为八路军服务,教战士们使用掷弹筒,迫击炮等武器。
对部队技术水平提高,起了不小的作用。
更有日本兵入了党的,还建立了日共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