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师团是十七个常备师团之一,和第二师团并称为日军陆军战斗中最强悍,最有战斗力的两支劲旅。
同期做到旅团长位置上的军官,随着部队不断的膨胀,大多都已经升任中将担任师团长了。
他们两个带领部队打了不少硬仗,屡屡立下功劳,却没有得到提拔的机会,心中憋了一肚子的怨气。
眼看老长官回归,就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他们两人的心思又动了起来,若是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立下亮眼的功劳,兴许就能往上挪一挪了。
谷寿夫重新获得了带兵打仗的机会,心情自然是极好的。
一高兴就多喝了几杯,他面色潮红的说:“莜冢义男是个无能的家伙。
他缺乏带兵打仗的经验,全是靠关系升上来的。
让他担任第一军的司令官,驻扎在山西,实在是个愚蠢的决定。
要是早让我担任第一军司令官,八路一定会被杀的,像老鼠一样躲在阴沟的地道里,根本无法像现在这样猖狂。”
质疑上级的任命,无疑是把上级也骂进去了,只有古寿夫的两个铁杆儿老部下出言附和。
宫野参谋长圆滑的没有接话,将其糊弄了过去。
对于谷寿夫的批评讽刺,他是知道缘由的。
莜冢义男家庭出身极好,从小立志要当一个军人,他的父亲便将他送到了中央陆军幼年学校,以首席毕业后便报考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然后是陆军士官学校第一名毕业,陆军大学第五名毕业。
两次毕业得到了天皇御赐军刀,有军中秀才之称,升官之路平步青云。
莜冢义男属于技术性的军官,没有怎么上过战场。
唯一带兵打仗的记录,是率领第十师团参加武汉会战,转过身来就已经是第一军司令官了。
与之相反,谷寿夫是农民家庭出身,他的平步青云是从日俄战争开始的。
因对俄侧重点和屠杀华国老百姓“有功”而屡获晋升,至三五年以中将军衔任第六师团长。
他被吹嘘为悍将,还被军中称之为战术家。
曾编写过《日俄机密战史》和《陆战术》。
其在《陆战术》一书中写到,“在战胜之后的追击战时,掠夺、强盗、强女干为士气为旺盛这所寄”。
这是他一贯的思想理念,不仅应用在日俄战争中,还用在了侵华战争中。
在起初的华北作战中,谷寿夫就纵容部下屠杀百姓。
但由于没有被外国人拍摄报道出去,没有引起舆论的反响,他也没有遭受任何惩罚,还被军中的士兵拥戴。
大部分普通的日本兵是很穷的,杀人抢劫来钱很快,谁能让他们发财,他们就拥护谁。
南京陷落前松井石根突然生病,由朝香宫鸠彦王接替出任攻城总指挥。
谷寿夫认为自己是“建功立业“机会来了,祭起了“打下南京放假一星期“。
这个曾剃头当年起家的法宝。
12月13日,第六师团攻破德械第八十八师防守的中华门,率先攻入南京。
发生了那场举世震惊的大屠杀。
谷寿夫认为自己栽的很冤,明明之前肆意杀戮是没有事的,怎么这回自己倒霉了?
要不是因为舆论压力导致撤职回国,他差不多就该升大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