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双眸睥睨,背负双手,真正的挑战,才刚刚降临。
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时的成都,人言鼎沸。
早在六月份的时候,成都便发生了一件大事。
群臣言瑞,日月相属。
议郎阳泉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张裔、黄权、大司马属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莋、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议曹从事杜琼、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谯周等上言:
“臣等闻圣王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故应际而生,与神合契。原大王应天顺民,速即洪业,以宁海内。”
为了给刘备登基创造条件,他们什么都敢说,什么都不怕。
“赤三日德昌,九世会备,合为帝际。”
“天度帝道备称皇,以统握契,百成不败。”
等等。
恰逢巴蜀之地夏收爆涨,传出亩产千斤的豪言。
群臣都认为,这是汉高祖刘邦显灵了。
有祥瑞的地方,夸大祥瑞。没有祥瑞的地方,自己编造,怎么离谱、怎么夸张,怎么来。
各地献给刘备的“祥瑞”,都将府库堆满了。
刘备以“兵戈未息”为理由,拒绝了群臣的好意。
矛盾纷纷转向南征军,但毕竟刘禅、诸葛亮屡战屡胜,他们挑不出毛病来。
这种弘扬国威的事,他们也不能拿出来攻击。
于是,谯周就显得尴尬了。
“办事不牢”的帽子,狠狠地扣押下来。
直到南征军横扫乌戈国,拓展乌戈郡,群臣再次活跃起来。
就好像刘备再不登基,就是“大逆不道”,给乱臣贼子机会。
诸葛亮刚到蜀中,车驾便被拦下。
许靖、糜竺亲自来请他,联名上书,劝谏刘备。
一向成熟稳重的诸葛亮,与他们“密谋”一番后,也加入了他们的阵营。
刘禅仿佛被孤立了一样,还得避开他们,带上关兴、张苞去打了一下午的野兔,晚上开了个篝火晚会。
“公子,咱们是不是也要上书?”张苞询问道。
蜀中群臣都在积极“备战”,他们什么都不做,好像说不过去。
“父辈的事,你瞎掺合什么?”刘禅白眼道。
“说的也对。”张苞自己啃了三只野兔,不得不说肉质确实鲜美。
诸葛亮还没有回到成都,他的奏折就递上去了。
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王谋等上言:
“曹丕篡弑,湮灭汉室,窃据神器,劫迫忠良,酷烈无道。人鬼忿毒,咸思刘氏。”
“孝经援神契曰‘德至渊泉则黄龙见’,龙者,君之象也。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大王当龙升,登帝位也。”
忽悠。
使劲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