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大宋世祖> 第二百九十六章 高粱河畔今非昔(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六章 高粱河畔今非昔(一)(2 / 3)

“高粱河原本是永定河南移后的故道。历经数百年,再加上燕京城里截流分流,已经干枯成一条水沟。人马皆可轻易而过。既然辽军想在这里打,那我们就如他所愿!”

刘法继续说道:“夹土沟一战,实战验证了火枪火炮的威力,也验证了官家对我们的勉励——对于热兵器的使用,胆子要大些,步子也要快些。”

在座的众将都轻笑起来。

赵似当然知道滑膛枪配拿破仑前装炮的威力,一直在大力推行。但是宋军将士们好不容易接受了鸳鸯阵、长矛方阵配弓弩手这整套的新式战术打法,让他们再突破一层,直接迈进到火器时代,还是顾虑重重。

在骑兵战术上,宋军将领们话语权不多——大宋此前一直缺马,骑兵不盛,被西夏、辽国压着打。

煕河开边,西军有了一点骑兵种子,但偏向保守,谨慎着使用。所以当赵似提出分路并进、大迂回、大包抄、围点打援、战略机动性等一系列骑兵新战术、新战略思想,宋军上下都愿意接受。

原本底子就薄,跟谁学都是学。

但是在步军这一块,就非常困难。尤其是凭借主力步军硬扛了西夏军骑兵、契丹骑兵多年的西军和河北河东禁军,有自己的骄傲。他们怎么肯轻易改变,百年来用鲜血和性命换来的步军战术?

赵似也不强迫,只是一步步引导。

鸳鸯阵在几起剿灭叛军暴民的战事中得到了验证,在灭夏之战中,又和长矛方阵一起被发扬光大,成就辉煌。于是也都被宋军上下认同,成为步军标准战术。

火枪部队在灭夏之战中只是露了一小脸。只是当时材质不过关,枪管做得极粗,枪身极重,威力虽大,但使用起来很麻烦。

火炮更不用说,当时条件下,最好的铸炮材质是青铜。

可是宋国缺铜啊,铜用来铸钱都不够。赵似还特意接着限制佛门的机会,把大小“非

。法”佛刹的铜像给熔了,才让经济迅速发展的宋国暂时没有“缺”钱——这种情况下,怎么会奢侈得去铸炮。

所以火炮铸得不多,多半是试验性质,威力也很难显示出来。因此火枪火炮当时在步军里没有引起重视。

自从宋国探险队在吕宋岛海边山区发现巨大铜矿,经过数年的艰辛建设,能够大规模开采、运输和冶炼,再加上安南广宁煤矿的助力后,青铜铸造的火炮开始井喷似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