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敢回来,就到处乱躲,这是去年的事,赶上去年事儿多,到处都乱糟糟的,谁管谁呢,他摸打滚爬,连要饭再捡垃圾,偷钻人家货车里,终于跑到了河北。
到了河北后,恰好救了一姑娘,那姑娘本来是北京人,打小儿被拐到了河北,前两年又跟着爹妈调动去了唐山,结果也是不巧,赶上了唐山大地震,养父母没了,自己跑出来,结果又被人贩子给拐了。
他哥哥救了这姑娘后,算是遇到一烫手山芋,也不知道给她搁哪儿,最后带回家了。
那姑娘就是眼前的宁苹了。
宁苹其实已经十七岁了,只不过营养不良,发育得晚,才显得特别小,她当然没地儿去,就只好在他们家养着。养了一年半载,赶上政策好,林家帮她找到了爸妈原来的单位,给她落实了户口,出去上班住宿舍,这才离开他们家。
宁苹是好人,但命不好,后来男人因为偷鸡摸狗骂街,得罪领导被开除了,没什么收入,都是她一个人支撑着家,可她日子再难,二哥出事后,她还是时不时去探监,包了饺子带过去给自己二哥,也会过来帮衬着照顾孩子,帮了不少忙。
林望舒心里对宁苹感激得很,她也多少猜到过,其实宁苹一直惦记着自己哥哥的,只是哥哥那个人,就是一纯爷们,年轻时候哪有这心思,加上宁苹年纪小,他也没往那里想。
宁苹自己一个年轻姑娘,没人做主,当然更不好意思提,就这么错过了。
如今看到宁苹,她真是感慨又喜欢。
多好啊,她看到了少女时代的宁苹,青涩得像个苹果,也就是刚刚要发育的样子。
林望舒便忍不住笑了:“你叫什么名字?”
宁苹眨巴眨巴眼睛,乖巧地说:“姐姐,俺叫宁苹。”
林望舒乍听到,有些意外,之后更笑了,她都忘记了,宁苹刚到他们家,一口的河北口音,也是后来慢慢顺过来的。
旁边关彧馨便说起宁苹来,大致把这事来龙去脉讲了,这些事林望舒都知道,不过还是认真地听了一遍,之后又问起来:“那接下来打算怎么着,我哥呢?”
就她的记忆里,她和她哥差不多是前后脚回来的,刚开始她哥都是躲家里,不怎么出门,回来一下子平反了,才算是彻底放心了。
关彧馨叹了口气:“还能怎么着,先躲着吧,这几天跑去他一发小儿家里躲着了,不过宁苹一个小姑娘,总不好让她也躲出去,只好闷家里,不敢让她出门。”
林望舒点头:“现在政策好了,回头咱们去趟派出所,查一下案子,问问情况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