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柳长钦的话深深刺激到裴颂之,如今他看谁都像是要来和他抢女儿的。
苏楠祯旁观着,都有点担心他会走火入魔,拉着他去写书。
马不停蹄的,柳长钦给他造成的困扰才渐渐淡化。
书写好了,也有书局愿意出售。
皇上那边已经收录入库,但还是在朝堂上夸赞了苏楠祯一句。
而赵大人顺势提议要将水稻种植以及其他主要口粮种植经验广而告之。
这是好事,皇上自然允许了。
今年耕作之事本就盯得紧,书籍印刷了许多本,下发到各县县令手里。
作为著书人,苏楠祯获得了一笔不大不小的赏赐。
对于本来没抱什么想法的她高兴了好几天。
书是裴颂之写的,至少把那些记录写通畅了,写连贯了,功劳都是他的,她最多不过是提供了些经验还有记录。
书上有她的大名让她嘚瑟了一天,这一天里她便把书寄给她娘亲,完了又有点小小的后悔,不该嘚瑟的。
书虽然是给苏娘子的,但到了严世侯手里,他是提倡读书人也要识五谷,懂得粮食是如何种出来的,想要当一个好官,很多事情都要懂,也会提议学生了解这方面的事情。
他的话学生很多都有听进去,倒也带动了书籍的销售。
等到苏楠祯收到书局结算下来的金额,还以为对方算错了,没想到是托了继父的福。
惊喜陆续有来,皇上突然召见了她,说是这本书在燕国热销,燕国是以水稻种植为主,慕容博希望她能够到燕国传授一下经验。
她就这样稀里糊涂的领了出使燕国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