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恐怖小说>大汉龙骑> 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徐州之战(9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徐州之战(96)(2 / 3)

“这个情况,首先我们不能急,如果真要比耐心的话,你说我们是不是要比曹操更有耗下去的资本,也许你会说徐州的情况不好,粮草不足,可别忘了马上就要秋收了,我们的新粮会很快到来,可是曹操和寿春的部队呢,能受得了?

我们的士兵每天要耗五两,联军以汉军军制一天四两,不过这个量以我们的情报来看,他那里现在还能有八万多人,每天就要耗两万多斤粮秣,显然联军是无法负担起如此庞大的消耗的,所以一天四两口粮肯定做不到,我估计联军士兵口粮每天最多也就二两,能保证每顿饭喝粥就很不错了,就算是这样,每天一万斤粮食,对联军也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他们耗不起,这一点从始至终刘澜都知道,不然的话,曹操也不会迫不及待的开启徐州之战,就是他明白这一仗必须速战速决,只不过他无法做袁绍的主,所以每一次都做不到速战速决。

试想一下,按照他获得的消息,如果袁绍能够在夺下历城之后就按照曹操的说法直接南下青州,而这时候的刘澜才刚到广陵,而关羽还远在九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徐州一战也就没什么悬念了。

可惜,袁绍犹豫了,没能下定决心,或者说他是希望刘澜能多消耗下袁术,而又在袁术最危急的时刻再出兵,可惜他并没有等到这一刻,刘澜就退兵回来了,等他得到情报,都要悔死了。

刘澜有些时候真的很庆幸,虽然他苦恼于这个时代的通讯缓慢,很多命令无法及时传递,但相应的敌人得到的情报也是如他一样的情形,如果这情况发生在后世,那么刘澜就不大可能这么庆幸了。

毕竟他坐船一路顺流而下到广陵,才需要几天时间,可刘澜从九江退兵的消息传回冀州,又要多少时间?等他知道了消息,想出兵的时候,关羽都在路上了,这个时候想出兵也晚了,只能继续按兵不动,好在刘澜主动送上了青州,不然可真的就要因为迟疑而错失夺取青州的大好良机了。

当时袁绍没听曹操的话,让刘澜躲过一劫,现在袁绍同样不会听他的,此一时彼一时,以前袁绍就连想占据冀州乃至并幽青三州的想法都会与曹操说,这说明曹操在他心目中是最值得信任的知己,但是现在,袁绍对于他就只有提放。

情谊不在,关系冷淡,如果不是因为刘澜的关系,只怕两人早已掩饰不住已经破裂的关系,开启了官渡之战了吧。

当然按照历史中这个时间点应该还要靠后,毕竟袁绍的部队需要休整,刚与公孙瓒一场大战,又怎么可能急着对付曹操呢,但是一两年时间,袁绍必定南下。

不过现在,刘澜反倒没什么好担心的了,耗着呗,把他们耗不动了,说不定曹操也就撤兵了,除非他能有其他的办法搞到粮食,这一点当然有可能,但是并不大,毕竟当世也确实没几个人能有这么大的财力负担得起这么大的一笔开销。

他相信,不出一两个月,曹操就不得不因为粮食的原因而撤兵,当然这智商他的猜测,也许有什么别的内情是他所不知晓的呢,也许袁术会为了两家的联合而对曹操提供粮草,又或者曹操为了等待袁绍出兵,不管不顾把新粮也送过来,孤注一掷。

如果这样一来的话,那么曹操势必就得和他拼命了,毕竟只有打下徐州,明年才可保无虞,不然的话,没有一点存粮,明年怎么熬过去?

以往还能靠着袁绍过日子,现在袁绍不给他援助,而他还要养朝廷那么一群人,每天都有人伸手要粮,没粮,全反了。

刘澜的猜测使徐庶的脸色稍微好一点,但也今次而已,毕竟这更多还是刘澜的猜测,而猜测是做不得准的,连刘澜自己也知道,说猜测无外乎就是让自己心里舒服一点,就是一个心里作用,对局势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