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其他类型>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第0603章 烛光里的东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603章 烛光里的东宫(2 / 3)

价值!

郑和价值在哪里?

是啊,郑和本身就有价值!

他们图的是郑和这个人!

郑和的价值在什么地方?

郑和管着盐厂、船厂!

绑架者看中的是盐厂、船厂,比如制盐、造船的技术!

如果是这样,这就不是普通人做的事!

背后一定有一个比较严密的组织!

谁会看中制盐、造船技术?

“纪老三,查一查,在这一片,有什么家族有贩私盐的历史,什么家族有运货的大型船只,什么家族搞过海上贸易!”

江浙一带自古以来就盛产私盐贩子,元末明初之时,从事海上贸易的人都发了大财。

为了打击这些不法商贾,朱元璋将他们迁到了凤阳老家去垦荒种地。

老朱让这些人到他老家去搞乡村振兴。

同时,老朱下令“片板不许下海”。

但是贩私盐和海上贸易的利润巨大!

不少家族不仅贩盐,还“通番”做国际贸易。《资本论》里有个著名的论断: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

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

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尽管不少地主豪族被掳到凤阳了,但他们的根还在沿海一带。

就像是明初巨富沈万三,财富的积累也与“通番”有关。

为了洗白,沈万三开始拍老朱的马屁。

老朱要营建金陵城,沈万三就“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后来索性想趁热打铁,请求出资犒赏三军。

老朱大怒:“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

马皇后觉得有点过分,劝道:“不祥之民,天将灭之。陛下何诛焉!”

沈万三这才保住小命,老朱没让他去凤阳种地,而是将其发配到遥远的云南,最后客死他乡。

沈万三家族财产损失大半,家人又发配云南,但其家族仍然人丁兴旺,生活照样过得潇洒。

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就当推磨鬼。

即使是在这个年代,资本的力量也不可小觑。

时间不长,纪老三就让人打听到了。

共有大小十几个家族从过事贩盐和“通番”的生意。

朱允熥拿出一张纸划来划去:贩盐的与“通番”的各有多少,两种生意都做过的有多少。

标出他们离杭州盐厂、船厂的距离。

与盐厂、船厂有过交往、洽谈的有哪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