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们遮遮掩掩地看《明报》,但黄淮从不避讳对吴王连载小说的喜欢。
《明报》后来居然登了一个有奖征答。
很多文官都踊跃参加,黄淮感觉他们的文章是牛头不对马嘴。
后来,同乡王守政邀请他一起去大明科技院领奖,黄淮感到不对劲。
最后,还是来自匠籍的王守正是真正的特等奖获得者。
黄淮隐约感到,大明科技院一定是将来大明强盛的强大支撑。
直到后来陛下和吴王在金陵城头出现,黄淮才恍然大悟。
没料到,今日又见到了吴王。
即使过去对吴王的本事进行了种种揣测,但今天的景象仍然让黄淮震惊不已。
曹国公李景隆说今天有上天帮忙,黄淮觉得有些扯。
哪里有什么上天?
明明是吴王所为,只是他不愿意充分展示而已。
朱允熥精通历史,自然知道黄淮。
历史上的黄淮没有当过知县,因此他以为这个黄淮只是与历史上的那个黄淮重名而已。
名有重的,但名和字都重的,十分罕见。
既然是浙江永嘉的,这个黄淮肯定就是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的名臣。
此人正直但又不执拗、廉洁而又不苛刻,是一个知进知退、处事灵活而有原则的官员。
最关键的是此人长寿,活到了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