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563章 正骨(2 / 5)

只要是吴王朱允熥在,大家都要拿好笔和本子。

圆珠笔都是陶成道向朱允熥讨要的。

因为圆珠笔记东西,速度比毛笔要快得多。

“陶院长,你要收购所有的铁匠铺,还有民营的铁冶场,能收多少就收多少。收过来之后,用我们的炼钢法。”

朱允熥的话让陶成道一边点头,一边记了下来。

收购现成的铁冶场能省去很多事。

明代在许多铁矿产地的基础上,建立了许多官营铁厂和民营铁厂。

明初,官营铁冶所在全国就有十五所。

其中,河北遵化铁厂的规模最大,役使工匠近三千人。

至于民营铁冶厂也是比比皆是,仅福建就有六十八处。

民营冶铁业的规模相当大,就使用劳动力而言,广东南海的炼铁厂,明中期已达到五千人。

安徽芜湖的“苏钢”坊就有数十家,每天工作有数百人。

有些地方的民营铁冶出现了较细的分工。如福建政和县的采矿冶炼,每一座炉,有挖矿的、烧炭的、煽炉的以及巡炉、运炭、运矿等做工者好几百。

朱允熥准备等到陶成道收购完成之后,选择一处大的做一个标准化炼钢厂。

高炉就用用最先进的工艺,挖铁采煤都用现代的矿山机械,运输都用解放大卡等运输工具。

朱允熥这才坐下来,一一与王守正等三十一名获奖者交谈。

三十一名获奖者,基本都是匠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