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有考上进士,只要是国子监出来的,照样能当官。
肯定是人家得奖了!
“守正,别站这里丢人了,跟老子回家去!”
王采银上前拉了一把王守正,他只能把满肚子的窝囊气撒在儿子身上。
“等等,”黄淮跨了一步,站在了王守正面前:“小兄弟,你还记得你投的文章内容吗?”
“我,我记得。”王守正怯怯地答道。
“怎么,黄大人,你比我们学问好,早早当了官,就不相信兄弟的水平了?”
站在陶成道身边的王守正道。
“哪里哪里,我只是想知道这位小兄弟写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文章。”黄淮笑道。
青面书生说:“守正兄,黄大人说到这里,我也想听听守正兄的大作呢,到底什么样的大作能中特等奖。”
“是啊,是啊,把文章亮出来,让我们开开眼啊。”开始有人向此聚集。
“好吧,既然各位兄台想听,恭敬不如从命。文章不长,内容倒还记得,请各位多多指正。”
国子监的王守正清了清嗓子道:“子曰: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刚刚开了一个头,周围响起一阵喝彩声。
黄淮突然感到,王守正是不是搞错了?
这句话是孟子说的,不是孔子说的!
王守正背完了,又把意思解释了一遍。
周围的人们都连声赞叹,这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守正兄,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