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耿炳文就算是一时不死,恐怕也支撑不多时。他们想固守应天,也是指望耿炳文,这是二皇孙没有想到的。”
吴伯宗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也不忘彰显一下自己的功劳:用神器解决了耿炳文。
“是啊,天意如此,天命在此!”姚广孝对自己的这个学生十分满意。
干掉了耿炳文,就等于搬掉了最大的一个拦路虎!
耿炳文的防守功力早都经过了验证!
耿炳文随便退到一个城池,节节防守,燕军将十分难受!
燕军的策略必须是打快、打快,直捣应天,而不是在路上与南军打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姚广孝深知,朱允炆登基为帝更具有合法性,燕军在大多数百姓眼中仍是叛军。
燕军就是指望一口气吊着,所以不能松劲,必须是快速!
跟耿炳文耗的时间一长,压力就会越来越大,而对朱允炆则是越来越有利。
相信,耿炳文的死会对南军产生极大的震动。
朱允炆作出“不抵抗”的决策,应该就是诱敌深入之计。
朱允炆就是想让燕军到达应天,而后对燕军形成四面包围之势。
到时候由耿炳文镇守京师。
京师的城墙比北平的还要宽、还要厚!有耿炳文镇守,燕军想打下来,着实不易。
当然,燕王也有自己的杀手锏,也培养了一些内应,到时候这些内应都会发挥作用。
现在好了,耿炳文死了!
燕王的心头大患去除了!
“不管应天有没有口袋,有多大的口袋,我们都必须钻进去!”朱棣道:“到时候,各地军队肯定是蜂涌而至。”
吴伯宗笑道:“当他们到达的时候,发现城池已易主!他们本来是勤王的,那时却变成了朝拜!”
嗯,不错,朱棣对吴伯宗是越来越满意了!
不愧是姚师看中和培养的得意门生!
吴伯宗来得真是太及时了!
此人,有胆有识,有勇有谋,可堪大用!
两年来,他出色地完成了在西域监控先皇和吴王的任务。
并且基本上是一路不停,带回来一件可怖的神器!
真可谓是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而且这神器一出,无声无息!
难道真的是如同姚广孝所说的那样,咱就是天命所在?
一切都在帮助自己!
在面对耿炳文欲攻不能、欲撤不甘的情况,恰好,神器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