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吴王朱允的亲戚,就是被吴王所倚重。
而下一步,马上就轮到自己了。
解缙提议罢免郑和,没想到刘洪出面阻拦。
更加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朱允炆撤出大明科技院之围,宣布赦免他们的罪责。
全是因为北方燕军的军事压力,迫使朱允炆不得不对大明科技院作出了让步。
这时,郑和才算是放下心来。
大明实业集团的钱送过来了,这让郑和极为兴奋,说明大明科技院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让郑和更加兴奋的还不是送来的钱,而是一封密信。
信是安宁郡主沐瑶亲自写的,信中只有一首诗四句话:“吴门向西流水长,王庄柳暗烟茫茫。还顾旧乡待时飞,在田亦可鸣笙簧。”
郑和隐约感到沐瑶有鼓励之意,意思是皇宫中的形势还不太明朗,作为有志之士只用等待即可。
沐瑶应该是劝自己不必着急,不管在哪里,都可以听听音乐,平心静气。
联想了一下大明科技院的处境,郑和觉得京中的形势的确是让人捉磨不透。
郑和又看了一眼信,身子立马顿住了,差一点叫出声来。
这是一首:藏——头——诗!每句诗的头一个字联起来,就是:吴王还在!
郑和立马豁然开朗起来:吴王还在,那么陛下也应该还在!
那么,朱允炆让撤去大明科技院之围、赦免沐蓝铁陶等人的罪责,以及对其他官员的辱骂和打压,都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之所以陛下和吴王没有现身,可能是京中形势太复杂。
比如燕王已经带着大军南来,陛下有可能是以静制动,等着燕王到来!
郑和在朱元璋身边待的时间久了,居然猜中了朱元璋的心思。
应该是朱元璋对沐瑶有交待,又或者是怕书信被他人截了去,因此沐瑶才用一首诗来告诉他实情。
郑和激动不已。
本以为他的船厂随时就会停止,他的梦想随时就会破灭。
因为只有吴王朱允熥了解他的梦想、支持他的梦想。
只要吴王还在,自己的梦想就在!
……
朱元璋等到了第三天,终于被吴王朱允熥给接回去了。
这次朱元璋发现此地,已经不是塞里木湖了。
而是那拉提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