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国际航空界一直流传的一句话。
“发明一架飞机算不了什么,制造一架飞机也没什么了不起,而试验它才无比艰难。”
一般来讲,一架战机的诞生必须经过论证、设计、试制和试飞4个阶段。
而试飞在所有环节中周期最长、要求最多、风险最大。
而首飞的意义更加重大。
危险系数也是最高的。
很多人提议用无人驾驶系统。
来进行战机的试飞阶段。
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尚无法与人的操纵技术媲美。
也不可能在新型战机加上一套除了测试别无他用的装置。
更何况战机的驾驶是和人有关。
一旦少了飞行员的参与,很多数据都不能最真实展现出来。
也就失去了试飞的意义。
而鲲鹏战机论证和设计两个阶段,苏林可以保证完全没问题。
系统给的设计资料,绝对不会有问题。
最关键的还是在制作上面。
哪怕苏林战机的每一项制作都亲自把关。
但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出一些小问题。
只有测试过才知道。
而在其他人眼中,鲲鹏号的制作根本就是特殊制作出来。
试飞会出现很多突发状况。
此时,实验室观看大屏幕数据的科研人员心里也没底。
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一旦成功,不仅仅是鲲鹏号创造历史。
他们战机实验室,也在创造历史。
随着,指挥中心声音的响起。
这一刻,实验室所有人科研人员。
心不自觉紧张起来。
双手握拳。
揪着一口气。
塔台指挥中心。
杜正卿正在进行最后一次确认。
“丁应,你应该明白这次鲲鹏号测试有些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