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游戏竞技>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第270章 迁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0章 迁都(2 / 3)

刘协道:“是啊,可以要周围州县的官员送粮过来。”

曹操奏道:“陛下,派人到附近州县调粮,旷日费时,同时还要耗费民力, 倒不如将都城迁到一个粮食富足的大县省事。”

此言一处,曹德、丁冲、董昭、钟繇等人都随声附和,以表支持。

董承、杨彪等人有心反对, 却又不知道如何反驳曹操的论调。

毕竟,洛阳荒残,周围的田地也因为无人耕种,早就不产粮食了。

要从洛阳周围的州县征调粮食的话,确实会耗费民力,浪费时间。

董承、杨彪等人无法反驳曹操,只得保持沉默。

刘协见众臣没有异议,只得答应迁都。

俄顷,他又问道:“朝廷迁都的话,迁到何处为好?”

曹操道:“臣以为可迁往豫州颍川郡许县。”

刘协问道:“许县不过一个小县,有什么资格成为新都?”

“陛下,许县不是小县,而是大县,那里人口众多,粮食充足,当然可为新都。”曹操耐心向天子解释。

这时,殿下传来一个五旬老者的声音:“曹校尉希望天子迁都许县,只怕不是为了汉室,而是因为那里是足下的地盘吧?”

说话的五旬老者姓杨名彪,字文先。

他是杨修之父,现在在朝中担任尚书令之职。

曹操闻言,脸色微变,皱了皱眉。

他正要反驳杨彪的言论,这时忽听见一人大声道:“杨令君此言差矣。许县不也是汉家的地盘么?既然是汉家的地盘,那汉家的天子将都城迁到那里,又有何不可?”

说话的汉子年纪约莫四十五六岁,头戴进贤冠,身穿黑色官袍,说话中气十足。

此人姓钟名繇,字元常,时任御史中丞。

他也是颍川人氏,与荀彧是同乡,早年又与曹操交好。

这次商议迁都之事,他自然站在曹操一边,帮老友说话。

董昭、丁冲等人也先后出班,奏请天子同意曹校尉之议,迁都许县。

刘协见有相当一部分朝臣都开口劝谏自己迁都,而公开反对的只有董承、杨彪等寥寥数人,另外还有一部分朝臣在讨论的过程始终保持沉默,没有表态,似乎是保持中立。

他畏惧曹操的势力,考虑良久,最终还是同意了迁都的请求,并决定朝廷于下月中旬迁往许县。

……

建安元年(196年)九月中旬的某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天子刘协以及朝廷百官在曹操及其大军的护卫下,正式启程,离开洛阳,前往许县。

护卫天子一行的曹军前锋兵马有三千余人,主将由曹恪担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