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只是临时的行在,不是我们的国都,他只是一座普通的城市。”这是御史台的某个官员。
“从地利上来说,临安也不是一个容易防守的存在。”这是枢密院的官员。
可以说朝廷上的大部分官员都认为他们必须要放弃临安,即使现在金人连两淮都没有进入正式的战斗还没有打响。
因为他们对于能够守住临安没有任何信心。
不要说他们,即使是孙权也没有信心,这可是实打实的百万大军,而他手下没有周瑜的存在。
他想到了过去的赤壁之战,他觉得甚至现在他所面临的压力比赤壁之战更大。
在他的面前只有战和逃这两条路,而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逃,甚至孙权自己还想到了一个理由,那就是从临安撤离了之后该怎么打。
那就是将朝廷撤退到海上去,军队撤退进入福建路,然后依靠着福建路的山地和金人进行对峙,在金人粮草不济的情况下再行进行反击,最后收回临安。
他在内心告戒自己,金人的攻势不可能持久,金人的国力支持不了这么长的时间的攻击,等金人势尽了才是他反击的时刻。
他下意识的想要统一从临安撤离这样的一个方针。
但是孙权敏锐的发现了一点,不管是韩世忠还是秦桧都没有附和这件事情,这两个人的心中必然有其他的想法。
朝议就这样匆匆结束了,孙权将韩世忠和秦桧留了下来,同样被留下来的人还有赵鼎,因为作为一个枢密院使,赵鼎也罕见的没有发言。
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见这三个人,因为他自己的内心也在动摇。
“陛下可是为金人入侵的事情所烦恼?”岳银瓶看到了孙权这个样子询问说。
“是的。”孙权回答说,“金人势大,恐怕临安难守,群臣都认为应该放弃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