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保险箱放在切割器甲板上,就能释放高速激光切割成两半。
具体能切割多硬的东西陆行舟也不清楚,反正试了试切割保险箱,效果非常不错。
让陆行舟有些意外的是保险箱内应该安装了释放电流的仪器。
在切割时陆行舟看到了电流弧光,可能里面存放的纸质物品或者硬盘之类的东西瞬间就会销毁。
果然分成两瓣的保险箱内漆黑一片。
所有东西都融毁了。
陆行舟看到了一块硬盘还有其他的文件。
依稀能分辨出其中一些物品是公司的公章电子金盾还有银行卡。
他的目的是得到完整的东西,经过多次尝试,陆行舟发现无论怎么切割,都会损坏。
后来换了个思路。
他既然在自己的个人空间能随心所欲的变出物体,没道理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虚化出现实没有的物品。
随后他想象保险柜的一面是打开的。
这次他看到了保险柜里面完好的物品。
这个能力让陆行舟感到欣喜,以后任何保险箱他都能打开了,甚至光刻机、战斗机都能无损拆开。
当然切割机同样有作用。
正是因为切割让陆行舟看到了内部构造,才能虚化出内部的物品。
目前还不知道里面的硬盘是否能够使用,陆行舟尝试了一番。
又从实验室复制了一台缺少硬盘的电脑。
刚好将这块硬盘安装上去,硬盘并没有什么密码,上面全是实验资料。
陆天可能相信保险柜的自毁装置,就没有设置单独的密码了。
可以从资料里看出这是一种新型电池技术。
具体内容也看不懂,现在陆行舟准备再验证最后一项,那就是怎么将资料带回现实。
毕竟虚拟的物品无法带走,那就把现实的电脑放进个人空间。
看能不能将硬盘的资料复制。
结果自然没问题。
虚拟的物品无法伤害陆行舟本人,但电子资料复制,却完全没问题。
也许是因为数据储存是电子转移的原因,主要产生改变的是电流,所以虚拟的硬盘可以做到数据转移。
以后虚拟实验室如果有成果,都可以用这种方式从虚拟实验室将数据带回现实里使用。
要是刚才实验失败的话。
将来所有数据可能都需要手动抄写一遍,好在将来没有这个烦恼。
陆行舟找到实验室的全新硬盘,将资料复制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