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228、229章 楚国的隐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8、229章 楚国的隐忧(5 / 7)

晋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年晋国经历了“献公杀群公子”,以及“骊姬之乱”后,待得晋献公一死,其身为卿大夫的里克,先杀晋君奚齐,再杀晋君卓子,如此一乱便是十几年,期间可谓是内忧外辱不断。一直待到是晋文公即位,这才算得是暂时将内乱给平息了下来。

所以,就这一点而言,饶是伍举也不得不认可。

他当然清楚,李然所暗示的正是如今这楚国朝野上下,究竟是有着怎样的暗流涌动。

可是,他并不知道又究竟是改如何做,才能达到李然所谓的那种君明臣贤,上下齐心的状态呢?

于是,他只得是继续请教李然。而这时,显然伍举之前对于“周礼”的那些个不屑之色,已是消去了七八分了。

“既然先生提及此事,想必心中是早已有了答案,既如此,便还请先生直言。”

只见伍举起身,给李然是再度躬身作揖,谦卑的姿态可谓是一览无余。

然而对于这件事,对于何种制度才能使得楚国上下都安分守己,上下齐心,李然却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毕竟,他自己如今也是在寻找这样的一条路,一条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路。

只可惜到目前为止,他也不能说他是真能有十足的把握。只能说,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前,他这一世脑海中的“周礼”,便已算得是目前的最优解了。

“正如李然今日所言,然以为,就目前而言,‘克己复礼’当是最为合适的方法了。”

说了老半天又回到了原点,李然所言,也当真是有些虎头蛇尾了。睿智如李然,如今所能借鉴的,居然仍旧只是复刻‘周礼’而已。

伍举听罢,也不免是有些失望。

他原本以为仗着李然博古通今的本事,想要替楚国找出一条特立独行的道路应该并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李然的回答却并未能让他感到满意。

于是,他又甚是索然无味的与李然回道:

“只以‘周礼’而论,如此是否显得有些牵强……或者说……”

他本来想说李然这是在白话。

说来说去,毫无卵用,这不是白话又是什么?

“呵呵,伍举大夫可不要忘了,然可并非楚人呐。若你们楚人能有更好的办法,那自当李某全然白说了,也亦无不可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