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衡一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难怪稽步虚见到你就选中了你,果然不凡。杨崇,你不妨再猜上一猜,我们曾经效忠的人是谁?”
杨崇站起来,调整了一下呼吸说:“三国魏蜀吴,不知曹魏的后人现在可好?”
山衡忍不住取下背着的葫芦喝了一口酒,叹息说:“原来世上真有天才,杨崇,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猜到的吗?”
重玄宫效忠的是曹家后人,姜菲和寇九珙一脸兴奋,八卦之火顿时燃烧在眼中,和山衡一样急于知道答案。
杨崇缓缓地说:“稽姓和山姓并不多见,但是历史上曾有一次出现在同一个组合里,就是竹林七贤。更关键的是当做标志的碗和瓦罐,这种碗罐在一般人眼里几乎一钱不值,外观、色泽、材料,无一可取之处,但是这种饕餮纹和陶器的款式却是商代的东西,只有从墓中同时盗出金银青铜器,才会知道其中的珍贵,历史上只有曹操做过这样的事。”
杨崇曾是文物界的一员,晓得在考古上有一种说法,叫“汉墓考古靠运气”。这种无奈来自于汉墓到了现代十室九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原因就是曹操手下的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打着官府的名义,干着盗墓的事情。
三国初期,曹操的势力范围很小,打下的地盘往往“朝秦暮楚”,刚刚做好的一锅饭,转眼间却变成了别人的盘中餐。曹操的大军根本无法长时间休整,军饷和采购粮食的费用就成了曹操必须解决的问题。曹操是大行不顾细谨的人,就开始偷坟掘墓,盗取金银财宝以充军饷,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在讨伐曹操的檄文中就说:“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陈琳的檄文成为古今名篇,据说正犯头风病的曹操看后,惊出了一身冷汗,头立刻就不疼了。陈琳在袁绍失败后,归附曹操;曹操对陈琳在檄文中内容表示不满,但对盗掘陵墓的批评却似乎持默认态度,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
山衡颔首道:“世上果然没有永远的秘密。我们一个前辈曾建议改去姓氏,只是面对列祖列宗,大多数人做不出那么大逆不道的事,竹林七贤的后人更不是胆怯之人。不过我很好奇,你怎么知道是商代的东西?说实话,我们重玄宫的人都不晓得是商代的花纹,只是认为饕餮纹独一无二,便于辨认。”
(本章完)【本章节首发.,请记住网址()】
</br>
</br>
Ps:书友们,我是白云客,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