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游戏竞技>贞观泥石流> 第一百八十三章 兴教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三章 兴教化(2 / 3)

“虽未能惊才绝艳,却也中规中矩。倒是这开蒙书籍,却是哪位大贤之作?”仇洱悠然向往。“三字一句,朗朗上口,细思每一句皆通俗、易记,句短而易读, 殊便于开蒙也!得见此大才,此生无憾!”

柴令武笑而不语。

仇洱骤然醒悟:“这,这不会是明府所着吧?”

情不自禁地,仇洱跨入学堂,道一声失礼,拿起一本《三字经》端详。

微微泛黄的纸张,散发着澹澹的墨香,明显有明府风格的馆阁体,封面上显眼的“柴令武着”四个大字,让仇洱的手在颤抖。

放下《三字经》,仇洱出了学堂,对着柴令武叉手,神情颇为激动:“仇洱代天下稚子,谢过明府开蒙之德!有此良书,县学岂愁不能招够学生?”

人口上万的县,县学居然没凑够四十名学子,听上去真是一个笑话。

然而这笑话在唐兴县却真实存在着。

除了因为乌蛮的人口较多之外,还与生存艰难、不重视教育有关,更与毫无基础的娃儿开蒙难有关。

生存艰难,这是个永世无解的难题;

开蒙困难,不代表《千字文》不好,只是依旧有人接受不了,只能暗然离去。

或许,换成更通俗的《三字经》应该能让更多人成为县学学生吧?

柴令武只是笑着交给他百本《三字经》。

虽然《三字经》确实更容易开蒙一些,但功效真没那么大,遇上天性不爱读书,哭着喊着“不读书”的娃儿,神仙也无能为力。

即便是普及教育的后世,也不能做到百分百入学,除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原因之外,“不愿读”也是一大因素。

没辙,县令的职责之一,便是教化,考功司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它,柴令武自然也得花点心思。

回到县衙,阿底里迷早就候在公廨里了。

“听说明府带了不少开蒙书籍?能否让下官一睹?”

看过《三字经》,阿底里迷认真地思索了一下:“明府,必须承认,唐兴县的乌蛮,认识汉字的不多,这不利于乌蛮融入大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