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住的好好的,而且还是太后做的安排。
好端端的,陛下为何突然提议让我去承乾宫?
程瑶沉思。
她喜好武道,但并不愚昧,只是对武道热爱的纯粹。
蠢蛋也不可能在武道上有她这样的成就。
但偏偏这会沉思,却找不到头绪。
感觉脑子不够用,突然变成了蠢蛋一个。
秦云看似临时起意的提议,把程瑶难住了。
不知道秦云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又是什么心思。
徐婉宁这个人,程瑶还是知道的。
得益于徐文易这个冷灶骤然得了圣眷发迹,在礼部尚书位置上蹉跎多年,猛然被大礼拜为丞相,还是集齐拜相三礼,没有内阁,独一无二的宰相。
当时很是轰传京师,家里也相应的普及过徐文易的情况。
程瑶虽然不感兴趣,但家族要求,她还是修炼武道之余,记住了些重要的信息。
徐婉宁作为徐文易独女,程瑶自然知道。
而且印象深刻。
只因为当时家老普及徐文易信息的时候说过一句,徐文易早年历任地方,不幸丧偶,但因女儿幼弱,恐再娶续弦后母不容女儿,于是一直父女相依为命。
当时程瑶心中的羡慕现在想
来依旧记忆犹新。
徐婉宁不幸,幼年丧母。
但她有一个真正将她奉为掌上明珠,十分痛爱她的好父亲。
程家因她伯父当年从军,成为大允新兴军门世家。
但程家并非在她伯父积功受封之后才兴起的家族。
早年她伯父还年轻时,程家虽不是如今的军门世家,名门望族,但也是郡望之家了。
所谓郡望之家,既是放在一郡之地不说独占鳌头,但也屈指可数。
大允虽大,也不过有四道八十一郡罢了。
人口千万,八十一郡郡望屈指一算也就百余家而已。
程家为郡望,已经不小了。
否则她伯父当年投军,若没有郡望之家的底子,也不可能记功升迁,最终得封郡公。
不过家族一旦大了,人多了,亲情自然就薄了。
她的父亲也是早年丧偶,不过却很快取了续弦。
没落在徐婉宁身上的悲剧,落在了她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