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发中旨,配合徐相肃清朝堂蛀虫,事成,是陛下未雨绸缪。事败……”
自然是我这个阉人假传圣旨,陛下被摘的干干净净,不损半分威望。
进可攻退可守。
陛下英明啊。
小德子心知肚明一切后果,但怡然不惧。
为了报答先皇与陛下的恩典,何惜一具残缺之身。
……
“相爷,这乃是陛下中旨,您收好了。”
小太监将中旨交到徐文易手上,不做停留,匆匆离去。
中旨这东西,在朝堂上来说算是不太合规的东西。
要是让御史台的知道了,必然是被封驳的后果。
百官与皇帝争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皇权大,臣子权利就小。
都是当官的,谁愿意做应声虫?
哪怕是皇帝的应声虫,那也不行。
所以没有经过朝堂的旨意,都是中旨,都是不合法的。
但徐文易并不在意。
尽管他是臣子中官位最大的那一个,天然就应该跟皇权对立。
可惜
,他徐文易是个叛徒。
他站皇权,不想带领朝臣跟皇帝争权,甚至更希望秦云乾纲独断。
“陛下这是嫌我隐忍过度了啊。”
看过中旨,徐文易嘴上自责,实际却满心的感激。
新官上任三把火,做出点成绩来,这些袒露心扉的话,如何让徐文易不感动。
礼遇拉满,支持拉满,才拜相不过几天,秦云已经豁出去为他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这才让他行动起来。
便是扶上马,送一程,也不为过了。
古往今来,有那个皇帝会这样给一个丞相铺路?
“爹,陛下说什么了?”
徐婉宁好奇的向中旨上张望,想要一窥究竟。
“婉宁,去把你师兄招来,爹有事要他去办!”
没满足女儿的好奇心,徐文易反倒把中旨一合,不给看。
信任多了有时候也是一种压力,徐文易选择独立承担,不想让女儿过多牵扯进来。
知道了中旨的内容,知道了陛下的厚重信任,不免会
出谋划策,就会牵扯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