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心里觉得王也亲自去是最合适的,但如果王也万一有个好歹,那并州怎么办。
他有些犹豫,但考虑到并州的存亡,还是觉得太过冒险:“主公,在下认为,可让张将.军和徐将.军同去,他俩比较了解詾奴人。”
其实王也听了诸葛亮的计策后,本就打算自己去,但考虑到并州局势,他担心自己离开后,袁绍会大举进攻,所以一时犹豫不决。
他看向诸葛亮,问道:“孔明,为何非我不可!”
诸葛亮已经十六岁,身体越发长开了,已经隐隐有了大人模样。
看王也这么问,诸葛亮站直了身子,深吸一口气道:“主公精通詾奴语,和詾奴人沟通起来比较方便。还有,主公在詾奴人中很有威望,可以震慑宵小,而且还可以及时调整队乌桓的计划,避免因书信往来贻误战机。”
“嗯!”
王也听着连连点头:“孔明所言甚是!”
众人还想劝王也不要冒险,但王也摆摆手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大家不用再劝了,我心意已决!”
定下计划后,众人纷纷散去。
王也抬眼一看,郭嘉依然在大帐中没走。
“奉孝有何事?”
王也一脸疑惑。
“这个……”
郭嘉有些尴尬,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王也看他欲言又止,笑着道:“奉孝,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是不是还想劝我留下!”
郭嘉摇了摇头,正色道:“主公,按道理,您的私事作为下属的本不应该管,但现在这件事已经关乎到并州存亡,所以我不得不说。”
“噢!”
“什么私事?”
王也有些纳闷。
“主公已经过了弱冠之年,但还没有子嗣,这才是我并州最大的危机,而且很可能造成军心不稳。”
王也听了郭嘉的话,默默地点了点头。
郭嘉说的没错。
在这个时代,没有子嗣是大忌。
王也身上承载着太多人的梦想、希望和利益。
人有旦夕祸福,更何况是病死率极高的东汉末年,一个伤寒就能要了人命。
如果王也一个不小心挂了,那他所建立的这个军事集团立刻就会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