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文轩考中县案首这件事就在村里传遍了。
不少人都替他们感到高兴,几个没爹没妈的孩子,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
都纷纷送了些鸡蛋,白糖啥的前来祝贺。
杨依依虽然觉得不好意思,但是也没有拒绝乡亲们的好意。
只有老杨家的人,脸色像吃了苍蝇一般难看。
“那个小贱种竟然得了案首!”李氏在家里气得脸都歪了。
“娘,你别着急,一个童生而已,等四月份的府试以后,昌哥儿给你中个秀才回来。”王氏劝慰道。
虽然她也不想柳氏的儿子好,可是现在得稳住这老太婆,让她给儿子去弄钱来。
“你说得对,我们昌哥儿才是最好的。”
“也不知道那死丫头究竟有多少钱,那三个小贱种竟然都送去学堂了!”
想到杨依依那个作坊,源源不断得挣着钱,她就恨得牙痒痒。
“娘,那丫头应该有不少钱,可惜了,他们已经出了族,咱们拿捏不了他们了。”王氏也是一阵遗憾。
早知道不让他们走了,这样那些钱就都是自己的了。
想到失去了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她就一阵心痛。
“哼,他们不是跟老三关系不差嘛?我们要不来钱,可以让老三去帮我们要。”李氏心思逐渐活络起来。
王氏见婆母这个样子,便知道她已经有了注意。
……
因着府试是在四月,所以文轩又回书院去了。
杨依依也开始忙着春耕的事情,还有纸坊,她决定这个月多做一点纸。
然后四五月份放假两个月,那会儿正是农忙的时候。
家里的活儿肯定少不了,她们回去也能帮个忙。
外面粮价这个样儿,今天的春耕一定不能出问题。
要不然就惨了。
杨依依这个举措一颁布,就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一个个得都来跟她道了谢。
“大丫,谢谢你,你不说我也准备向你请个假,还怕对不住你,没想到你都替咱们想好了。”张秀娘感激道。
“嫂子,我能理解,咱们老百姓就靠地吃饭,今年不同往年,田里的事自然是耽搁不得。”
“这一个月咱们加把劲儿,下个月就暂且停工,等农忙过去了再开工。”杨依依安慰道。
“大丫,你放心吧,咱们肯定会努力干,把下个月的工给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