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也很理解地说:“我知道,各地军务会有一些沟通上的不畅,所以这支部队不该跟各地的军务接轨,他们要有自己的一套保障体系,自己采购军粮。”
“要按先生说来,这支部队须有多大规模?”
“要看大唐国力,但总的来说,维持一支两千人部队随时出击是必须的。”
两千人已经是底线,因为这两千人里还得有轮换,随时备战就要保证各种意外不会出现,但谁也不能确定自己不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所以保证数百人的随时出击,就得有两千人部队作为底子。
几百人的出击足够灭一些小部落了,如果十分精锐,那可以以弱胜强。
“陛下,为保障这两千人,还得有一个大基地,后勤人员或许更多。”
“这……让我考虑考虑。”
李世民犹豫,这也很正常,一次出击几百人,就得有两千人备用。
要保障这两千人,后勤就得少说上万人时刻为他们跑腿吧?
而且这些人平时必须训练,消耗的粮草数不胜数,别说跑起来训练了,哪怕这两千人都躺在军营里不动,每天的消耗也是巨大,你得维持这个体系啊。
调拨粮草也需要人的,不光是他们这个体系的问题。
里里外外一算,就至少有好几万人参与了,这些人做这些事的时候,都属于战时状态,对和平时期大唐的国计民生不会起到任何直接的作用。
李世民觉得不太有必要,唐军是随时召集随时能战的,只是要有反应时间。
但如果维持一次数百人的出击,或许大唐还是做得到的……
还有其他麻烦事,这些快反部队必须精锐,每个人的装备花销甚至不会弱于玄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