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再摸出一张符纸,铺在厉一依面前。
“再来。”
厉一依凝神看着符纸。
她习惯了自己炼制的上品符纸,也习惯了在上品符纸上炼制符箓。
但她仍然记得炼制第一张符箓时候的感觉。
生涩,灵力不均。
她没有急于动笔,而是先端详着这张下品符纸,仔细揣摩其上的灵力。
这应该是某一位同学最初的成品,化符粉实在是不平均,但却奇异地维持住均衡。
均衡。
厉一依默默咀嚼下这两个字。
百宝阁的前辈说,用自己炼制的符纸炼
制符箓,成品率才会高。
是啊,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作品的人。
但炼制符箓,要了解的仅仅是灵符的符号吗?
厉一依的脑海里再次闪过回春符的图案,那图案在脑海中栩栩如生,生机勃勃。
渐渐的,眼前的符纸也好像释放出生机。
明明是凌乱的化符粉,在厉一依眼里好像有了些许的规律,平衡。
厉一依不觉放下符纸,执笔。
她不那么执着于烂熟于心的符号了,反而在揣摩着符纸上的灵气。
怎么平衡,制约。
笔下的符箓还没有成型就燃烧了,她只是侧头思索,看着面前再出现的符纸。
静室内,师徒二人都陷入了另外一种平衡内。
没有不厌其烦的讲解,没有急于求成的心思,也没有急于将自己掌握的东西全部推销出去。
修炼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指导。
师父留给弟子最宝贵的,往往并非是长篇大论地教导,而是一本好的功法,一份修炼心得。
是的,修炼之途是长远的,但并非一成不变的。
就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一千个修炼成功的修士,也往往会有一千个修炼心得。
这中间全是成功的,但并非全是适合你的。
铺在面前的符纸有的是下品的,偶尔还有有中品的
。
炼制了几张符箓之后,厉一依略有疲劳,便再修炼一次修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