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道治所,晋阳县。
大总管府周围的一个个宅院中,编织竹具的声音不绝于耳。
每个宅院中,都有二百人。
所有人,都是灾民。
但他们现在的样子,却和刚来的时候完全不同。
刚刚来时,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而这一个月来,在编织竹具的过程中,每个人脸上少了几分菜色,多了几分红润。
神态也和开始完全不同。
其中一个宅院中,一名中年人刚刚编织完竹椅的靠背,砸吧着嘴道:“三位钦差离开已经有一个月了吧?”
坐在他身边的一个大高个,笑呵呵道:“算算时间,刚好一个月。”
中年人叹了口气道:“咱们这一个月,又做出了二十万件竹具,辛苦了这么久,我都一文钱没有看到。”
话音刚落,其中一名四十多岁的男人,瞪了他一眼,“你要是想抱怨,去大总管府抱怨,管事的都在那。”
其他人也是脸色不愉的看着他。
他们虽然没有见到钱,可是大总管府答应他们的事,一样也没落下。
虽然没钱,但是管饭!
而且,连续编织几天时间,大总管府还会管他们的一家老小的饭。
仅凭这一点,前来编织竹具的灾民们,就已对大总管府很是感恩戴德。
每个人都念着张顿的好。
这段时间,也不是没有人发出埋怨,然而一旦埋怨到张顿身上,就会变成众矢之的。
中年人赶忙摆了摆手,“我也不是抱怨,大总管府对咱们这些灾民好,咱们都看在眼里,我哪能去给他们添堵啊。”
“我就是有些期待啊,也不知道三位钦差什么时候能回来,他们这一次出去,顺不顺利,有没有卖出去。”
听到这话,二百人的宅院中,所有人脸色缓和了许多。
坐在他旁边的大高个呵呵笑着道:“我觉得肯定能。”
“毕竟张少尹亲自出马,还能有他做不到的事?”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对,去办差的可是咱们的张少尹!”
“你看张少尹来了咱们河东道,才几天时间就给咱们灾民活干,还给咱们管饭!”
“是啊,若是换一个人,能把咱们当人看,就谢天谢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