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8年鸣子维新后,东瀛从京都迁都江户。
15世纪中叶修筑的江户城,主要考虑城市的防御功能,所以街道狭窄弯曲,有很多死胡同。
888年制定了第一个城市规划法规《江户市区改正条例》,在开辟和拓宽道路、建设上下水道、设置公园、疏浚河川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
国内的城市建设规划团队,则是在《江户市区改正条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改。
参考了原时空江户城的城市规划设计, 同时也听取了江户城市政府的未来发展需求。
山崎以藏站在舞台上,一边拿着麦克风演讲着,身后的大藏省公务人员便将一块展示板给推了上来,在展示板上则是一副巨大的江户城规划地图。
此时江户城的人口并不多,根据江户城市政府提供的认购报告,880年统计的人口数量为105万人。
预估今年江户城的人口为158万人。
从105万增长为158万, 并不是说东瀛人口大爆炸了。
在这个时代,粮食还跟不上,因此也不存在人口大爆炸这么一说。
江户之所以人口增长快,那是因为东瀛帝国加快了工业化的速度,同时也推进了城市化。
从山崎以藏所公布的城市规划图来看,江户城确实设置了相当一片区域的工业区。
山崎内阁乃至鸣子等帝国的高层,对帝国的工业化多少有一丝憧憬。
只是他们不知道,当异时空国来到这个时空后,各国完成工业化,几乎变成了一种奢求。
14亿人口的工业国家拿庞大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工业生产力,只会碾压这12亿人口的世界。
除非选择融入,否则根本无从谈起“工业化”。
国内的城市建设规划团队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但是他们也不会傻乎乎的将这个问题直接给点名出来。
别说东瀛帝国的高层受不了,就是点出来了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任何好处。
工业,就让东瀛人自己去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