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俘虏扛抬一百二十斤重的箩筐,一趟走一华里多路,将渣土石块倒在蝎子沟的渠道中。
一个作业班必须赶15趟,倘若消极怠工完不成15趟扛抬任务,等待的将是惩罚。
惩罚的手段很简单可是实用,一个作业班完不成15趟任务者,晚上便要被惩罚15趟。
这样一来,被惩罚者晚上往往不能睡觉挑灯夜战,已经累死了两个,这是最有应得,谁让他们跑到华夏的国土上耀武扬威?
郑洛生想经过繁重的劳动改造,让这些倭国豺狼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郑洛生的理想化举做是建立在修建部队营房的基础上的。
猎隼特战队第一总队开拔牛角圳后,郑洛生让和顺祥和83军军长邓龙生联系,将关帝庙腾出来作为兵士的宿营之地。
尽管关帝庙的屋舍不少,但800多名兵士住进去还是显得拥挤。
赵柳氏打算改造庙宇后面废弃的河滩,在上面建造军营。
平整河床的任务是改造38个俘虏的有效途径——悔过自新的反正人员不在改造之列。
为了加强对38个俘虏的看管,郑洛生让第九分队长马宽利带领他的分队三班倒,对俘虏进行监督。
马宽利是被倭寇抓到鸡鸣寺被服仓库做苦力的劳工,在鸡鸣寺集中营时,汶剑波便任命他为小队长。
返回牛角圳途中,马宽利正式加入猎隼特战队南下总队,郑洛生让他做了第九分队长。
第九分队长归属孙自新的第三支队。
郑洛生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错误——给三十多个俘虏提供了聚集场所。
而在这个聚集场所,活跃分子当属中尉军需官竹野内修。
竹野内修是丰川尾页中队的军需官,与其说这家伙是丰川尾页的军需官,还不如说他是少将犬神正雄的亲信更为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