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是件好事,只怕太子妃未必能完全高兴得起来。”魏隽航摇摇头。
若是这回能一举得男,太子也好,太子妃也罢,甚至宫里的瑞贵妃,身上的压力也能轻上许多。
元佑帝的三个孙辈,太子得两个嫡女,每日药不离身的二皇子倒有一个嫡子,三皇子成婚至今无所出,皇室一脉香火着实称不上旺。
尤其是太子妃,一连生了两个女儿,若是这一回再生一个女儿,只怕小郡主降生之日,离元佑帝赐下太子良娣也不会远了。
再万一将来太子的长子出自良娣的肚子,太子妃的处境便更加艰难了。
沈昕颜也想到了这一层,眉间难掩忧色:“这生男生女乃是天意,又非人力所控。太子妃如果想不开,如何能安心养胎?”
“太子的压力比她只大不小,身为储君,这子嗣也是应该考虑之事,一日无子,这太子之位便也不算是稳当了。”魏隽航叹息道。
这一回太子妃若是产子,那便是皆大欢喜;若是再生下一女……
太子妃有喜,朝野上下的目光自然便落到了东宫上,只等着太子妃这胎瓜熟蒂落。
若按本朝皇室一贯的作法,还是尽量希望长子出自正室,若正室着实生不出也算不得什么错,自有侧室接着生,总不至于会断了香火便是。
元佑帝自己本就是嫡长子,自然也希望太子也能有一个嫡长子,这也是在太子妃一连生下两个女儿之后,他也没有给太子赐下良娣之故。
毕竟那个时候他还等得起,朝野上下也等得起。
在人人紧盯着东宫太子妃肚子的时候,元佑帝突然下了册封瑞贵妃为皇后的旨意,朝臣们乍一听到时有几分愕然,但也不算太过于意外。
毕竟这些年来瑞贵妃在宫中的地位已是等同于皇后,差的不过是一个名份而已。
况且她本就为陛下元配发妻,若非当年出了意外,这皇后之位本就应该是她的,这个时候再册封,本就已经晚了许多年。
封后大典那日,沈昕颜身着超品国公夫人仪服,站在朝廷命妇队列中的前头,偷偷地望了望上首宝座上身着凤袍,端庄雍容,贵气逼人的女子,心里百感交集。
赵皇后这一生起起落落,也算得上是传奇了。
如果没有经历当年的祸事,她或许会如同上辈子的周莞宁一般,在夫君的爱护下平静地度过一生;或许会早早地亡于后宫的争斗当中,再不复曾经的倾城绝色;又或许会在后宫倾扎中受尽磨砺,最终彻底褪去原本的纯真,真正地成为后宫之主。
振耳欲聋的‘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响彻宝殿,沈昕颜等朝廷命妇三跪九叩,向着新皇后正式行了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