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宣武二十七年, 历经了五年的时间,天下太平。
这种太平到了边关小镇上,体会得更加显而易见,五年之前,徐凤白命陨边疆, 赵澜之日夜跟在身边, 在抢人大战时候成功抢得先机, 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为了改变嗓音, 她服药太久, 难以全然恢复,而且身上新伤加旧伤, 一歇下来了, 反倒是娇弱得犹如一朵娇花, 竟然常年离不开药了。
这几年, 在这大宋的版块上,徐椀跟随爹娘四海为家, 访遍了名医, 随着逐渐长大,也钻研了许多医书, 结识了太多大夫,也拜了师, 从了医。
眼看着天气转暖了, 又从东往回, 到了青城。
五年之间,青城已经不再是边关,自徐凤白之后,顾青城带兵上了战场,少年带军和徐家旧部编成一体,一战成名,几年间更是有如神助,将整个地域边线扩大了一圈,传闻他生性冷酷无情,杀人无数,是个杀人狂魔。
几番回京,天子也曾赐婚于他,也不乏有往府里送美人的,但是老百姓们对此津津乐道,说是大宋的杀神有些变态,那些美人们的下场恐怕是去见阎王爷了。
关于顾青城的传闻,尤其青城更为神化。
徐椀自医馆回来,走了一路就听了一路,她十四了,也就是战事的终结提前了三年,如果她记得没错,他这会儿应该是二十一岁,回京就该封王了。
封王,就该赐婚了吧。
这些和她都没有关系了,她也混不在意。
提着药,徐椀脚步轻快,她这几年身高也是猛长,比一般家小女儿样的要高一点,童年的稚嫩褪去了些,腰肢越发的纤细,两腿修长,平时为了方便行走,她都穿着宽松些的长裙,只腰带一勒,能见细腰。
眉眼间也是变了许多,徐椀知道自己长大会像娘亲,但是没想到会那么像。
许是天性使然,动作之间,少年之态,都十分相像。
她们租了远关巷子里的一间小院子,走到巷口才要往里转,一眼瞥见巷子里三个地痞癞子模样的,按着个青衫小子打,连忙站住了。
转身要绕到另个巷口去,街上一匹快马疾风一样穿过,鸣锣开道,那锣声震得人耳朵嗡的一声,街头百姓无不议论纷纷,说顾将军回京途经青城,自然欢呼。徐椀回头,远处浩浩荡荡甲衣连成了片,果然是有军队往这边走过来了。
她好奇,也是抬眼。
为首一人骑在高头大马上面,年轻的男人也是一身甲衣,远远看不大清,只看着越来越近了,连忙转身进了巷子里面来。
巷子里青衫小子已经瘫在地上了,本着少一事则无事不能多管闲事的心,本来是想这就走过去,结果三人抬眼见了她,就像得了什么腥的猫,嬉笑着拦住了她。
三个麻杆一样的小赖子,看着也都是半大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