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能受得了这气?随即不阴不阳地说道:“我军跋涉百里,却师辱地丢。我大魏最先响应赵国之盟,却落得如此境地,却不知令韩、楚等国知之,该如何评断赵国焉?”
很明显信陵君生气了,连威胁之语都脱口而出,这是用诸国联盟来强压赵国啊!若是赵国不想成为被诸国抛弃的秦国一般,这要求就得答应。
闻听此语,赵括明白火候到了,随即眉头装作微微皱起,对着信陵君说道:“如此,魏军便屯驻河内吧!毕竟河内之地本就是魏国至管辖也!赵军守周邑,魏军守河内,如何?”
若是李牧在此,定要被赵括的话语给惊到。因为,赵括跟他可不是这么说的!赵括与李牧安排的可是赵军守河内,魏军与秦对峙于周邑啊?
是赵括变卦了吗?
显然不是!
闻听了赵括的安排后,信陵君原本焦躁的心情稍稍缓了一缓。毕竟自己带着魏国的老本出击,若还是一无所获得回到魏国,恐怕迎接自己的不是百姓的欢呼与魏王的肯定,而是冰冷的镣铐了。
只要能够拿回一地,哪怕是河内。
河内?
吾要河内作甚?那地儿都被秦军给霍霍得差不多了,屠杀、焚烧,再加上赵国引入流民的政策,河内郡哪里还有什么占有的价值?
自己从国内移民过去?来年秦军来攻,这批民众是撤是留?
完全是得不偿失啊!
可周邑就不同了,周边的田地人口暂且不说了,单说这周王畿,虽然周王畿内城被周王的一把火给烧了,但它架不住位置好啊,那可是天下中枢,商贾云集之地,要是大魏国给占了,一年能收入多少税赋啊!
想及此处,信陵君已经打定主意要周邑而非河内了,剩下的无非就是按着这个目的寻找说得过去的理由而已了。而这,正是信陵君所擅长的。
随即,信陵君对着赵括一礼道:“多谢赵王!只是赵王,若是河内归于魏,则此周邑之地,于赵而言,便成飞地,一旦秦军来攻,赵军如何能守焉?”
“赵军可自河内开进,援救周邑也!”赵括不以为然地说道:“莫非魏国会不令我赵军通行焉?”
信陵君闻言赶忙又是一礼,不卑不亢地继续说道:“我魏国自然以赵国马首是瞻,只是且不论过境之手续是否繁琐,单论援军横跨河内之地,赶至周邑战场,恐战事已然结束矣!”
“那信陵君之意是?”赵括冷冷地问道。
“禀赵王,外臣之意,周王畿因周王自焚已成焦土,故吾愿率魏军人马占之以拒秦军!”信陵君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