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太扎实了,不管是台词还是人物塑造,以及上价值,都做到了完美,编剧行业有一句话叫‘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李延年》的剧本是这句话的完美模版,甚至是教科书一般的……
整部电影大概是接近两小时二十分钟,前前后后其实就围绕着守住346.6高地,但文戏武戏都非常充实,情节点连贯衔接的相当出色,视点的切换也很妙,戏剧张力从没有松懈过,所以看起来并不累,这个剧本几乎做到了各方面的完美平衡。
立意也上的非常自然,我觉得这点是相当难得的。
我只能评价编剧是在螺蛳壳里做了个天宫,就像我对《机器人瓦力》这部动画电影的看法一样,是大师级别的水平。”
田申选向后躺到了椅子靠背上,赵启明是他的老部下了,也是他的嫡系,他对其他人的看法或许还不算有多信任,但对赵启明还是很相信的。
“那我们就按最糟糕的这种可能来办。”
田申选苦涩的问道:“还有什么挽救的机会吗?”
赵启明微微摇了摇头:“口碑的话,《长空之王》是没办法做什么改善了,能维持现有的口碑不恶化已经不容易了。
至于《李延年》,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了,《天鹰战士》当时也是我们借助了梦工厂自己的动画迷对真人版的批评才能营造出那样的舆论,而且等到大规模上映后,这些舆论也都不攻自破了。
《李延年》现在已经是大规模上映了,凭我们没办法操纵舆论。”
“那加码宣发呢?归根到底口碑营销也是营销,也是宣传,追加预算应该也能延长《长空之王》的生命力吧?就算20亿不可能了,我觉得至少把《长空之王》抬到15亿应该也有可能吧。”
对于另一位高管的提议,赵启明继续摇头:“《李延年》现在的口碑已经很危险了,只是应为排片还不够多,还没有形成现象级的口碑传播规模,但可能今晚,又或明天,又或后天,就会在某一时刻形成‘台风’,到时候《长空之王》必然会迎来口碑踩踏。
现在追加宣传预算,到时候大概率也会被台风吞没,一点水花都未必能溅出,得不偿失。”
“那就干看着?”
“起码……《长空之王》也收回成本了,大家想开一点……这就是不可抗力嘛,事前谁能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