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金鸡奖堪称是梦工厂崛起的最大受益奖项。
陈昆在这一届金鸡奖也是带了作品的,不过这一届竞争太过激烈了,陈昆主演的《火锅英雄》一个奖项都没拿到。
为此有人呼吁金鸡从两年一办改成一年一办,谁让国产电影太兴盛了呢?
陈景行是直来直去的人,不喜欢太多表面功夫,所以等主创们集齐后,就进入了正题。
梦工厂电影项目筹备阶段一般至少会做五次以上的剧本围读,每次的时间通常在5小时左右,剧本围读后还会有彩排。
流程很简单,就是拿着现有剧本,以剧本中的“场次”为单位,演员把台词从头到尾顺读一遍。
与很多人想象中不同的是,通常最开始的两遍,梦工厂的规矩是不允许演员代入情绪进去表演的。
因为这会限制或者误导导演,让导演和其他演员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一般只有到了第三次围读之后,演员才开始揣摩角色,创作表演,而且还会有机器录下供陈景行和演员自己观看,进行修正。
第一次剧本围读流程很简单,陈景行主导,对整个故事做最基本的阐述和设计,演员对于剧本中关于人物也好,事件也好,故事也好,一些他们不是很理解的东西提出问题,然后由陈景行解答。
演员也会根据他们的理解,提出他们对于剧本的意见,然后陈景行会酌情修改。
他不是那种坚信剧本一字不能改,或者演员不能改的人,事实上剧组内的所有人都有资格提修改意见,在演员剧本围读前,陈景行已经跟摄影组、美术组、制片组等剧组成员围读过好几次了。
而且演员才是剧本的阐释者,演员当然有资格对剧本提出修改意见。
文字和表演是两回事,文字上的台词和从演员嘴里说出来台词的感觉有时候差距很大。
当然等两三次剧本围读后,剧本已经彻底定下,演员和剧组其他人就都不能随意修改了。
事实上,剧本围读不是只有梦工厂有,其他公司和制片方大多数都会有剧本围读这个环节,只是未必有梦工厂次数这么多,耗时这么长。
而且最重要的演员未必配合,或者说常常不配合。
一次剧本围读就基本上是一天的时间,演员尤其是大牌明星的档期是很不好协调的。
所以剧本围读就是小演员围读,大牌演员等下了飞机,住上宾馆,第二天戏装一套,然后导演现场讲戏的情况还是不少的。
这些事情陈景行是听说过的,而且非常普遍,甚至会议室内的某个别演员就是故事中的当事人,毕竟演员红起来后档期确实是相当紧张,轧戏,无缝进组都很正常。
当然这一切在陈景行这里是不可能发生的,也不会有人敢这么做,演员明星要面对片方、商家的看人下菜碟,演员自身当然也会看人下菜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