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
步步紧逼的记者们已经把隔离线向前推进了近两米多的距离,他们站在台阶下面,话筒和拍摄的设备举过头顶对着上面的有些惊慌和茫然的学生和教授们,也不管合不合适同不同意,‘卡卡卡’就是一顿勐拍。
“请问里面发什么了什么?”
“李小白演奏了什么乐器,你们觉得他演奏的如何?”
“李小白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出来?”
无数的问题如同山洪暴发从高坡跌落的巨石,狂暴而又不讲道理的砸在了学生和教授的身上。
那些安保人员拦都拦不住,劝阻的话,记者根本不听。
他们将音乐大厅出去的路都给堵死了,学生和教授们想走都走不了。
尽管学生和教授们对这样的阵仗不感冒,特别是其中有几位教授还想着出去后暗中联系李小白,出来吃顿便饭呢!
心中烦躁归烦躁,他们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教授,不会破口大骂与记者对线。
沪城大学音乐学院的教授扶了下下滑的黑色眼镜框,沉思片刻后,对着台阶下面的长枪短炮说道:“乐器大赏能被这么多的人关注,我很高兴,这是音乐的进步,也是咱们人民欣赏水平的进步……”
记者们就这么举着话筒和拍摄的摄像机听教授讲了七八分钟,近十分钟的无搞演讲,教授讲起来都不带停的,全程非常的丝滑。
记者们都听懵了,什么啊这是?我们问的和你答的有一毛钱的关系吗?你知不知道我们举着话筒和摄像机很累的,还举了将近十分钟,十分钟啊!
“那个……”有记者实在听不下去了,打断道:“请问,李小白什么时候出来?”
我是来采访采访李小白的,谁要听‘国民欣赏水平提高’的话题啊!这种报道出去有人看就有鬼了好吧!!
教室摇摇头:“不知道。”
他也不知道李小白什么时候出来,他被李小白创作的那首钢琴曲所吸引,特别是在乐器大赏结束后李小白还拿出了《致沉冷薇》的乐谱,他那里还会关心李小白在哪里啊!心里恨不得赶快飞回沪城,回去研究研究这首谱子呢!
“请问你们对李小白演奏的乐器有什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