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一定尽力。”
并不需要怎么准备,老管家带着一个管事四个奴仆,赶着一辆载满布匹的牛车沿着大路往王家土堡的方向去了。
……
老管家走的时候是早晨,没多久逃荒的队伍也启程出发了。
逃荒队伍出发的方向一定,速度也同以前一样,熟知这些的人很容易能判断出一天赶路之后他们所处的地方。、
老管家更是其中经验最为丰富之人,所以没人怀疑老管家回来时会找不到他们。
徐贵送走了老管家,心里竟有几分说不上来的怅惘之意,好像年前他父亲先一步离开他南下巴州分别时的感觉。
随即他自嘲一笑,父子分别悲伤是自然,但老管家不过一介家仆,有什么好伤感的
再者说了,老管家最多两天就能回来。
他真是赶路赶傻了,竟然会闲着想这些。
这路上也太无趣了些。
“来人,去把季秀才请来。”
认识季秀才是阴差阳错,当时季秀才在周边捡柴,他正好出马车透气,一眼就看到这个与众不同的人。
那挺直的腰杆,高傲的气质,和寻常乞丐、流民有着天壤之别,很容易辨别。
果然,经他一番问询,得知这是一位读书人,一个秀才。
当时他便起了结交之心,出来这半个多月,看他遇到的都是些什么人,这时候终于遇到个身份差不多的,哪能不激动呢
两人确实能说上几句话,但不能完全说上。
大多数时候两人都是各说各的,互相没理解,但这不影响他们的交流,因为除了彼此,他们也找不到别的人来说这些话。
不多时,季秀才便抱着女儿来到了徐贵的马车上。
徐贵摆了茶和甜点,还主动拿了点心给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