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坐了会儿, 蓁蓁就从侯在廊下的贴身丫鬟那里把给景顺的添妆礼拿了进来,声音似三月的春风那般温软:“这幅画,是贝勒爷画的,又亲提词, 贺公主妹妹大婚的。”说着把一个长条檀木盒子递给了景顺。
听到是最亲近的六哥画的, 景顺迫不及待的打开, 只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女坐在秋千上,蔷薇盛放, 裙摆飞扬,笑声几乎要溢画而出, 那样的明媚欢喜。细细看去, 正是自己, 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六哥的画艺又精湛了。”看到画作,景顺很是喜欢。
苏梨末也往画上看去, 果然不错,书法也佳。
说起来, 永瑢小时候在阿哥所那般的淘, 苏梨末也没想到反而最后成了最能坐住的人, 练字一练就是一两个时辰不动的。当初知道永瑢满心思都是练好字,最好写的同他皇阿玛一般好,苏梨末就觉得不好, 赶紧寻了不少历朝历代的书法大家的字帖给永瑢练习, 所幸掰了过来。绘画就更是了, 从如意馆和乾隆的藏品里, 选了不少好画作, 给永瑢观摩, 参详。
既然孩子的兴趣爱好就是书法和绘画,当然要好好培养了,难道还培养他去处理朝政么?他又不喜欢的。
“裱画是我亲自动手裱的,自然不能同大家并论,公主妹妹勿怪。”蓁蓁略客气的说道。毕竟还不算熟悉,且她也不是自来熟的性格,还是彼此客气有礼些总没错儿。
蓁蓁的话说了一半,但是在场的都明白其中的意思。这幅画是公主的画像,总不好拿出去给旁人装裱的。当初原要拿到宫中如意馆来装裱,蓁蓁同永瑢说了自己会装裱,先拿了旁的画卷做案例,永瑢看了也说不错,蓁蓁才亲自动手装裱的。
“怎么会,嫂嫂的手艺很好,景顺喜欢还来不及。”景顺仔细的收好画卷放在檀木匣子里。
“这是一副赤金璎珞,给公主妹妹添妆。”蓁蓁说着把锦盒递给了景顺,唇角微扬,面容活了起来,眉目间的闲愁也散了不少。
苏梨末知道,这大抵是蓁蓁嫁妆中的物件了,分量不轻。熟又不那么熟的时候,送些贵重的金玉,总是没错的,很规矩,不失礼数。且这一口一个公主妹妹的,往细里寻思,也是没错儿的。
是个妙人。
会裱画就说明闲来也爱弄些书画,且动手能力强,同永瑢也算是兴趣爱好相同了,心里又有分寸,想必这夫妻关系能处和睦。
就看日后这小夫妻谁能拿捏住谁了,苏梨末觉得自己这六儿媳想来是更胜一筹的。别看人家是个文弱病娇,可自己儿子就吃这一套不是,有道是一物降一物。苏梨末忍不住在心里给自己这六儿媳妇打了个气,看好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