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河道不仅能造福两岸百姓,也可以保住江淮的皇陵安全。
不过也因此,他一直都得到朝中徐州籍贯同僚的支持,几起几落,可总有人提到他,让他有机会复位。
毕竟,朝中懂治水的官员可真不多。”
朱衡解释道。
“我明白了,避黄行运的话,虽然可以保证漕粮运输安全,可黄河却可能因此淤堵造成再次决口,寻道出海。
治黄派担心因此危及江淮的皇陵,就是说就算朝廷决定避黄行运,治水也必须继续进行下去。
与其两头都要投银子,不如全力投入到治黄保运中去。”
到这个时候,魏广德才真正理解了这个时期大明朝在治理黄河问题上面临的两难境地。
根本就不是一个简简单单治水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治水、漕运和皇陵的一个复杂问题。
不过魏广德仔细想了想还是点头说道:“士南兄这么说,我个人倒是偏向于治黄保运了,把漕运和其他两件分开容易,可那两件事儿终究还是要压在朝廷心头。”
谭纶这时候也开口说道:‘士南兄当初的决定,我也是支持的,与其耗费财力开挖几百里的新河,不如想办法治水。
黄河淤堵,那就尽力清淤,保持河道畅通就是了。’
“哪有那么容易,若只是清淤就能解决,黄河水患早就治住了。”
听了谭纶的话,朱衡只是摇着头。
可以说他朱衡自从到任工部后,其实就干两件事儿,一是修皇陵,二就是治水。
皇陵总能修好,可治水治了这么多年,他都几乎要绝望了。